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

ID:24466305

大小:72.6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4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_第1页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_第2页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_第3页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_第4页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张瑞敏2012年8月11日因为我和吕主席在党校学习过,06年那时候一块待了四个多月,我们非常能谈的来,几年以来一直有沟通和交流,这次他邀请我来,我就必须赶快要来。这次会议主要是谈改革,我是做企业的,在企业里面几十年,我结合企业来谈这个改革,我这个发言的主题就是“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10。为什么这么说,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很难看到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讲,很多企业都会昙花一现。所以我说是没有成功的企业。如果这个企业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的节拍。所以说,这个企业应该是追求

2、做时代的企业,也就是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其实我们也会看到,现在时代发展的非常快,哪怕你是全世界顶级的企业,你在一瞬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可能会万劫不复。比如柯达,他曾经是全世界胶卷界的老大、霸主,但是没有踏上数码时代的节拍,它其实还是最早发明数码相机的公司之一,但是他当时觉得卖数码相机不如卖胶卷赚钱,受到股市的压力,他退回来了,最后反而被时代所淘汰。现在这个时代发展就更快了。比如手机,一开始的老大是摩托罗拉,但是很快,诺基亚把他超过了,现在又是苹果。苹果没有全面超过诺基亚的时候,他的市值已经超过他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个方向。

3、当时苹果刚出来这个手机的时候,诺基亚研发人员看了以后,觉得这个手机怎么可以呢,连个键盘都没有。但是就是因为诺基亚只是把手机作为一个通讯工具,而苹果把手机变成了一个云计算的终端,也就是说我拿着手机不但是打电话,而是进入了互联网。所以这个时代发展的太快了。现在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包括海尔在内,最大的挑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做的一个是数字化革命,其实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十九世纪英国的纺织工业,把小作坊变成了工厂,那时候中国还是清朝。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是福特的汽车流水线,大规模制造。因为流水线和大规模制造使汽

4、车的售价可以降到了500美金,当时的美国人500美金可以买一辆汽车,把汽车普及到美国的家庭,这个功劳非常大,这次的工业革命中国还在战乱。两次工业革命周围都没有机会。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全世界所有制造业来讲,所有工业来讲,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当然也是非常大的机遇,所以中国能不能赶上这个是我们摆在面前非常大的挑战。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原来我这个产品一个型号可以生产一百万台,但是现在不行,因为互联网来了,每个人有自己的需求,我要的东西谁能满足我,谁可以满足我,我就要谁的。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10,这个对

5、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当然还有一个新的技术就是3D打印,原来2D打印是打印一个文件,这个很简单,但是现在变成3D打印,我打一个汽车都可以。现在美国可以打出飞机发动机的轮片,直接打印出来,不要模具了。比如德国,德国的牙齿,我们以前掉一个牙,到医院镶牙非常麻烦,咬一个模子,再去制造出来,制造出来以后要咬合、打磨等等,完了以后折腾半天。这个可能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打破大工业的制造。到底会怎么样呢,其实现在智能化制造已经显露端倪了,比如说我们这个行业,原来最大的是美国的GE的家电,他们以前在中国代工的洗衣机以及热水器

6、,现在迁回到美国的路易斯维尔,我到哪儿也访问过,现在迁回去以后,美国GE的工会主席对美国的媒体发表讲话,说你看,我们从中国迁回来的产品,在中国外包制造拿回到美国要卖1599美金,也就是1600美金,但是现在我在美国本土制造只需要卖1200到1300美金,也就是降低了20%到30%,反而美国本土制造便宜。这对中国是非常大的挑战。英国经济学人发表了几次的连续文章,论第三次工业革命,其中发表的一个数据非常惊人,也就是说,中国终于赶上了美国制造业的产值,但是中国的制造业所用的能源是美国的十倍,也就是同样的产值,美国的制造业所用的工人只是

7、中国的十分之一。我们的劳动力收入是非常低的,如果我们紧紧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其实现在也不低的,我们自己有一个统计,我们99年、2000年在美国南卡洲建立了工厂,那时候我们青岛本部的工人工资,我们的工资在行业里面并不是最低的,还是比较高的。美国那时候的工人工资是我们工人工资的19倍,但是前年,他们的工资已经是我们工人工资的5倍,今年已经是4倍。再加上美国的物流成本比我们还要低,另外加上美国现在页岩气的开发,他的能源价格比我们低的多。这一切逼迫我们必须发动大的变革,否则如果我们还利用改革开放以后的劳动力价格低廉,这样肯定不行。我前

8、年在美国旧金山,被称为战略竞争之父的哈佛大学的学者,全世界非常有名的波特教授,他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说,中国的企业必须要创新,否则是没有出路的,为什么?他对全世界的战略定了四个战略,是非常准确的。第一个是生产要素导向,所谓生产要素导向就是完全靠价格低廉,劳动力低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