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

简析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

ID:24475225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4

简析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_第1页
简析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_第2页
简析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_第3页
简析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_第4页
简析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船山“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太和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研几”是船山哲学的重要内容。考量船山的“研几”理论,从儒家哲学立场来看,它既来自于传统,又超拔于传统。“研几”之学,也奠定了船山哲学优秀的特定向度,至少在成人之道上。  关键词:船山;研几之学;哲学品格  1004-7387(2007)04-0011-05    中国有“研几”之学的传统。这一传统最早由《周易·系辞上》作过概述:“夫《易》,圣人之所以极

2、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基于《周易》“研几”观念,船山展开了其富有哲学品味的“研几之学”,考量这样的哲学品格,可以加深拓宽、展显船山哲学厚度和魅力。    (一)    船山有气本论的哲学性格。但更重要的是,船山从气上为“几”找到基础。在船山看来,“几”因存“诚”,恰在“气”。也就是说,船山哲学的气本论倾向,通过“研几”,更加深化了这种气本哲学的具体性和深刻性。船山在解释《系辞上》这段话,紧紧抓住“天下之至神”在于“诚”之“几”,其中是由于“气”的内在关系。船山释谓;“天下之至神,诚之至也。健而诚

3、乎健,顺而诚乎顺,絪緼组而太和,裕于至之原,精粗、本末、常变皆备于易简之中,故相感者触之”。“相感者”乃“几”,有“几”则有“诚”。是由于“气”的存在。这里船山用“絪緼而太和”道明“诚乎健”“诚乎顺”,是出于气的动静变化。“几”乃气之动静变化的微妙之处,而“诚”就是去把握这“几”的动静开端。船山引周敦颐“诚几神”说道:“谓诚则几,诚之几则神也。”这里船山与周子在“几”观上具有哲学信念上的细微差别是,周敦颐说“诚几神”,归结于主静,而船山归结于动静本体的相互变化之中。说船山与周子在这里的“细微”差别,周子也是从《周易》发挥而来的观点,《

4、通书-诚上》言:“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在周子看来,“诚”乃圣人之根本,以《易传》万物由始的“乾元”作为“诚”的本源,此“诚”即天道、人道的合一,纯粹至善的本性,道德性命的根源。黄宗羲说得一语中的:“周子之学,以诚为本,从寂然不动处握诚之本,故日主静立极。”同样出自《周易》,船山观点的优点之处,就在于气本上说,而周子在“无极而太极”上说,因此船山的“几”说比

5、周子的更加具有运动的辩证性质,周子从中得出“主静”,而船山得出动静中的“诚”、“几”、“神”。  从气上说“几”,前引船山“絪緼而太和”,就是“气”的一种说法,“絪緼太和,合于一气”,而“几”即从气上来看的,船山这样形容“天下之物”是“太和所屈伸之化,既有形而又各成其阴阳刚柔之体,故一而异。惟其本一,故能合;惟其异,故必相须以成而有合。然则感而合者,所以化物之异而适于太和者也;非合人伦庶物之异而统于无异,则仁义不行。资天下之有以用吾之虚,《咸》之彖辞日:‘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见矣。”目见其情乃得其理,则尽性以合天者,必利用此几而不容

6、灭矣。”张载说“二端故有感”,气有阴阳二端,船山释其谓:“健顺刚柔,相须以济,必感于物以生其用,而二端本太和,感之斯合矣。”有感则有合,感起于几,都是气上说的。《周易》的《咸》卦,主旨是阴阳二气相互感应,如张载说:“感即合也,咸也。”对此船山感悟:“至虚之中,阴阳之撰具焉,絪緼不息,必无止机。故一物去而一物生,一事已而一事兴,一念息而一念起,以生生无穷,而尽天下之理,皆太虚之和气必动之几也。”“几”乃属于“气几”也。  船山对张载《张子正蒙·太和》极为重视,称其为“道之所自出,物之所自生,性之所自受,而作圣之功,下学之事,必达于此船山

7、“研几”之学的哲学品格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此段话可分二截看,从“道”到“性”,是从“气几”角度说的,这里,船山似乎已经挑明了认识到“气几”的重要价值;从“作圣”到“下学”,是从“人道”角度说的,它更有作用的是,船山把“气几”(天道层次)转化成“作圣”、“下学”(人道价值),实际上就是船山实现了把天道转化为人道,船山相信“道一也,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有人道。”所以,船山并不是就“气几”而论“几”,其实质在于解释“几”的人道方面的重要性。看一下船山在《太和》中的强调:“皆阴阳和合之气所必有之几,而成乎情之固然,犹人之

8、有性也。”阴阳二气相合运动,必有几微,而人之性情相合运动,也必有几因,“此言天地人物消长死生自然之数,皆太和必有之几。”从天道到人道,从气几到人几,船山点到极是,便在成人之道上:“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几,品汇之节具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