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

ID:2452776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_第1页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_第2页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_第3页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摘要:在我国,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是目前教师在职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们在学校中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最终能够促进教师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发展。关键词:专业学习共同体;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发展一.引言传统的教师发展模式多为教师进修或培训的方式,此种方式强调向教师传授理论、训练行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培养方式。近年来,随着认识论哲学的发展,教师教育的观念开始从关注技术行为的“教师培训”模式转向关注认识能力的“教师发展”模式。

2、而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师学习提供了新的框架,教师教育的作用不再是向教师传输知识,而是为建构性的教师学习提供环境。因此,教师的发展开始关注教师所处的环境。在此趋势下,教师的校本教研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强调终身学习和同伴互助,倡导在校本基础上,将教师个人发展与学习共同体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师发展的目标。二.教师校本教研活动众所周知,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心。长久以来,教师的教育和发展问题是教育界学者热烈讨论的话题,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思想和理论。Roberts(1998)1归纳了四

3、种范式下的教师学习:基于行为主义的模仿学习;基于人本主义的非指导学习;基于认知理论的建构式学习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建构性学习。而Fullan与Hargreaves(1992)2指出教师发展的三种取向:作为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发展;作为自我理解的教师发展;作为社会生态转变的教师发展。因此,教师教育的作用不再是向教师传输知识,而是要为建构性的教师学习提供环境。传统的教师发展模式通常使教师离开教学环境,去校外参加培训或进修,此模式由于忽视了知识和学习的情境性而收效甚微。因此有学者提出教师的校本发展模式。教师的教育和发展开始关注教师发展的环境

4、,于是教师的发展开始走向校本化、终身化、合作化和实践化。校本,即“以校为本”,它有三方面的涵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校本教研,作为校本的一种形式,伴随着上世纪60年代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产生。在我国,校本教研立足于教师所在学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形式,旨在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三.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关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学者们虽有不同论述,但综观其本质,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学

5、习”,在专业学习共体中,教师们的学习融于工作中,其学习方式是团体协作,其学习结果是教师集体的持续专业发展,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3Hord(1997)4列出了成功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具备的五大特征:1.共享和支持性的领导。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应该民主地分享权力、权威,共同制定决策。2.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全体教师通过协商共同创造价值观与愿景,他们在此基础上彼此认同,相互信任,并为共同的目标努力。3.共同学习和应用。学校同事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学校发展。同事间经过反思、对话、合作、学习来共同构建集体的

6、知识和技能,并将此共同运用到教师共享的教学实践中。4.共享的个人实践。同事之间通过观课、评课,对他人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和反馈来实现个人实践的共享。5.支持性条件。学校领导及社会各界应提供相应的支持性条件。包括教师交流的时间、空间、教师规模、教师合作的角色与责任等客观条件,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学校氛围等主观条件。此外,外界支持也很重要。四.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对比前文中所述教师校本教研活动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我们可得知,两者都关注教师发展的环境,即校本;都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同事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因此,专

7、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强调终身学习和同伴互助,倡导在校本基础上,将教师个人发展与学习共同体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师发展。此模式中,教师的具体校本教研活动为实现教师发展的核心。活动包括教师个人反思(反思日记)与集体反思(合作自传);教师通过参加培训、讲座等形式进行个人进修,并在集体交流中将成果与同事分享;教师共同备课,相互观课、评课,实现个人实践的共享;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与教师集体的协作研究相结合。此类活动以学校本位为基础,以学习为焦点,由易到难,分步进行。当然,此模式的正常运行需要外部的支持条件,包括外部

8、支持性条件、协作之文化、共享的领导、共享的愿景、长远之计划等。五.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变革。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使教师实现自主和持续的在职发展,从而改善学校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