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

ID:24615136

大小:7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_第1页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_第2页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_第3页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李郁明李湘韦明壮(广东省屮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佛山528200)【摘要】目的探讨甲强龙鼓室A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3例(36耳)突发性耳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17例(19耳),B组16例(17耳),A组予甲强龙鼓室注射联合静脉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B组单用扩血管药物治疗,观察其短期疗效。结果A组、B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21%、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甲强龙鼓室内注射是治疗突发性

2、耳聋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糖尿病鼓室注射短期疗效【屮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88-02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指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内原因不明的感咅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以上[1]。A前多采用激素、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和抗病毒等方法,但疗效不一。在众多治疗方法屮,激素和扩血管药物的应用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首选药物。糖尿病患者并发突聋的病例比较常见,由于全身应用激素对血糖的影响较明显,

3、限制丫激素的应用。本文回顾性分析33例(36耳)突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甲强龙鼓室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应用的短期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突聋合并糖尿病患者33例(36耳),其中男18例(19耳),女15例(17耳)。年龄23〜76岁,平均53.12±10.75岁。从起病到住入院吋间1〜10天,平均5.25±2.13天。入院听力介于56dBHL〜108dBHL,平均听力67.75±22.70dBHL。本组病例均无伴眩晕症状者。纳入标准:①

4、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标准[1】。②糖尿病纳入标准:有“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病史,或本次住院诊断者(空腹血糖大于7.1mmol/l和或随机血糖大于ll.lmmol/l)。排除标准:排除分泌性中耳炎、听神经瘤、梅尼埃病等引起听力下降的疾病。1.2分组及治疗方案A组17例(19耳):①激素:甲强龙8mg+NS0.2ml患耳鼓室注射,每隔三天一次,不全身应用激素;②凯吋20ug+NS100ml静滴qd,应用10-14天;③控制监测血糖,必要

5、时请内分泌科会诊,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B组16例(17耳):应用A组的②③方案。1.3疗效判定痊愈:250Hz〜4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阈阈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阈提高15〜30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阈提高15dB以下[1]。显效和有效归为有效。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各组病程长短、入院时听力进行t检验,再对各组治疗有效率进行加权X2检验。2结果2.1各组病程及入院时听力情况A组病程时间为4.73

6、&pluSmn;2.60天,B组为4.75±2.75天。A组入院吋平均听力为65.83+26.12dBHL,B组为70.21±14.96dBHL,两组病程及入院吋听力均无明显差异(P〉0.05)。2.2全部病例的短期疗效治疗后(出院前)复查纯音测听,A组19耳中治愈2耳,显效8耳,有效6耳,无效3耳,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16/19),B组17耳中治愈1耳,显效4耳,有效6耳,无效6耳,总有效率为64.71%(11/17),两组合计总有效率为75.00%(27/36)。对两组的短期疗效(冇效率)进行加权X2检验,

7、值为5.312,P值=0.03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突聋是常见的内耳疾病,病因不明,其发病可能与血液流变学改变、血管栓塞、出血、感染或/和免疫等因素有关。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病,造成听力下降的机理尚未明确。黄选兆[2】等认为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紊乱,引起微血管病变为糖尿病患者内耳损害的主要原因。张桂茹等[3]认为,糖尿病引起的脂质代谢的紊乱也可使脂滴沉积在毛细胞内,引起听力下降。在突聋的治疗上,S前广大学者普遍认可的是糖皮质激素的效果。激素是一类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留体类抗炎药物,可起到减轻局部炎症渗出和水肿及解除血管痉挛等非特异性

8、作用,有利于突聋的治疗。奋研究表明,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广泛分布于内耳,其中分布于耳蜗的受体多于前庭,到达内耳的类固醇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不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