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

ID:24655004

大小:6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5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_第1页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_第2页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_第3页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_第4页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郭兴莲1,刘玉皎2(1青海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互助810500;2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宁810016)摘要:将蚕豆‘青海13号’有效地整合到青海旱作农业系统,并配套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提高旱作农业系统蚕豆的综合生产能力,对有效扩大青海蚕豆种植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在旱作农业区通过地膜覆盖和裸地种植2个处理分析了地膜覆盖种植对‘青海13号’蚕豆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后明显改善了耕作层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温度提高了2.4℃,土壤湿度提高了14.1%,有利于旱作农业区蚕豆的出苗,促进了蚕豆生长发育,生育进程提前了

2、约1周;同时,地膜覆盖种植蚕豆后,株高、干物质积累明显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增加了148.14%。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1.7%、87.4%、90.4%,从而使‘青海13号’蚕豆在地膜覆盖种植后产量增加了23.55%。.jyqk2,年产量达7.0×104~8.0×104t,是青海省区域农民增收的优势作物之一,年种植效益达4000万元以上。然而,青海省农业区70%分布于旱作区,这些区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常年种植小麦、马铃薯、油菜等,多年出现连作,土壤结构和肥力越来越差,农作物持续增产的潜力较小。随着青海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蚕豆多元化产业发展对蚕豆需

3、求的增加,蚕豆的优势区域逐步由灌溉农业区向雨养型旱作农业区拓展和延伸[1]。地膜覆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增产技术,日本是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最早的国家,开始研究于1948年,中国地膜覆盖技术研究开始于1978年,但覆盖面积和应用作物种类非常迅速。已广泛应用于旱作农业区蔬菜、粮食、油菜、果木等领域的高产栽培[2-3],同时,开展了不同作物地膜覆盖后的水温效应、水分生态效应和增产效应的相关研究,地膜覆盖具有保墒增温、抗旱和促进生长、提高光合效率,从而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4-21],同时具有改善品质[10]和抗病虫作用[11,21]。袁祖培等[17]研究了辽宁地区地膜覆盖对不同

4、蚕豆品种的增产效应。陈安茹[18]研究了四川甘孜地区不同蚕豆品种的地膜覆盖增产效应、杨和团等[19]和杨家贵等[20]分别研究了云南保山地区透心绿品种的地膜覆盖增产效果和抗病性,均表明地膜覆盖对蚕豆的增产效果明显,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刘效瑞[21]从栽培技术的角度通过品种、密度、施肥等因素研究优化了蚕豆地膜覆盖的高产配套技术。雷发林等[22]从生产的角度总结了旱作农业区蚕豆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技术作为旱作农业区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青海旱作农业区蚕豆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效果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从增产效果角度分析青海旱作农业区的‘青海13号’蚕豆地膜覆盖增产效

5、应。旨在通过地膜覆盖技术对青海旱作农业区主栽蚕豆品种‘青海13号’的增产效应分析,为在青海省旱作农业区推广‘青海13号’蚕豆地膜覆盖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地点研究田间试验于2012年在青海省互助县林川乡尕寺加村进行。海拔2650m,年平均气温3~4℃,年降雨量395mm。1.2试验材料选用早熟耐旱小粒蚕豆品种‘青海13号’。‘青海13号’是2009年12月10日通过青海省第7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粮饲兼用型蚕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籽粒小、白脐、成熟早、耐旱等特征,适于在青海省海拔2500~2900m的山旱地种植。1.3试验方法

6、试验设地膜覆盖和裸地种植2个处理。采用对比法,不设重复,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小区面积666.67m2。于2012年4月20日播种前人工覆膜,于2012年4月20日人工点播,田间管理与旱作农业区蚕豆的栽培技术相同。于不同的生育阶段田间按“Z”字型取点利用土壤水分速测仪测定土壤20cm的温度和湿度,求平均值。成熟后,随机取30株对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进行观测,取平均值。统计小区实际产量,并折合为标准单位产量。2结果与分析2.1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地膜覆盖后对蚕豆种植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地膜覆盖后对

7、旱作农业区蚕豆生长的土壤温度和湿度有所改善,但在蚕豆生长的不同时期因大气温度和自然降水的变化影响,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变化不一,蚕豆生长前期即6月22日以前,大气温度还比较低时,蚕豆株体较小,田间蚕豆植株没有封行,田间裸露面积较大时,地膜覆盖后具有明显的增温作用,5月22日至6月22日平均增温2.5℃,随着气温快速回升和田间的遮荫,地膜覆盖与裸地种植的土壤温度没有显著差异。而地膜覆盖后的土壤湿度一直高于裸地种植,整个生育期平均湿度提高了14.1%,尤其在苗期增温保墒效果,更有利于蚕豆出苗,为培育壮苗奠定了基础。2.2地膜覆盖对‘青海13号’蚕豆的生长发育影响2.2.

8、1地膜覆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