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ID:24677012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_第1页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_第2页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于志刚(吉林省临江市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临江134600)【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结果:治愈31例,好转28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真武汤;五苓散【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293-02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

2、血压、水肿为基木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丙医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范围。笔者采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收到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112例,均为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木院就诊的患者。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3个月〜15年。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⑴水肿阳虚水泛型。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寒神倦,面色萎黄

3、或苍白,纳少,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或结代。可有久病体虚史。应作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浆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B超等实验室检查,以助明确诊断。1.3治疗方法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主方:附片6g、白术9g、茯苓30g、生姜9g、生白苟15g、生黄芪30g、党参9g、猪;15g、木香6g、泽泻30g、肉桂6g、车前子(包)20g.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150ml,分2次口服,连用4周为一疗程。1.4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

4、他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奋改善。未愈:水肿及其他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变化。1.结果治疗1疗程后,患者中治愈31例,好转18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3%。2.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是常见病。属中医水肿范围[2],水肿是指由外感,内伤多种原因造成肺脾肾三脏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致使体内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引起以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等为临床特征的疾病。阳虚水泛型多由饮食不节,劳倦太过,生育不节,房劳过度所致。在发病机理方面,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5、。如肾虚水泛,水逆于肺,则肺气不降,失其通调水道之职,使肾气更虚而加重水肿。若脾虚不能制水,水湿雍盛,必损其阳,久则导致肾阳亦衰;反之,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倶虚,亦可使病情加重。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肾阳虚衰,开阖、气化失司,阴盛于下,水湿潴留难去而致水肿迁延日久,全身浮肿;脾阳虚衰,运化失司则见腹胀胸满、纳少

6、;心阳亦亏则见卧则喘促;阳虚不能温煦形体,则畏寒神倦;肌肤失充则面色萎黄或苍A;舌淡胖,边冇齿印,苔白,脉沉细或结代亦为阳虚水盛之候。故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温补阳气,利水消肿。[3】方中用大辛大热之附子为主药,峻补元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主水虽在肾,制水则在脾,今肾阳虚衰,必致脾阳不足,脾胃之气亏虚,故方中配白术益气健脾燥湿,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其性最温。服则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茯苓甘淡性平,长于健脾利水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去。苓、术相伍,以益气健脾祛湿,生姜辛而微温,

7、走而不守既能助附子化气,又可助苓、术以温中健脾,还可以直接温散溢于肌表之水湿,用白芍以固阴,此阳中有阴之法,以矫术附之刚燥,以补纯阳之弊。参芪助气走表,木香行脾气,以助阳行水。五苓散重在渗湿利水,兼冇化气健脾之功。全方一以温阳药与利水药配位,温补脾肾之阳以治其本,利水祛湿以治其标,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二以补阳药与养阴药同用,俾温阳而不伤阴,益阴而不留邪,阳生阴长。刚柔相济阴平阳秘则诸证可愈。一般来说,慢性肾小球肾炎以阳虚水泛型水肿为多见。若经正确治疗,细心护理,注意摄生及善后调理,可致水肿渐消,食欲日增

8、,精神渐复脉象和缓病情痊愈。治疗不能急于求成,不要轻易改法易方,应谨守病机,稳步前进,才能见效。本病患者宜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生活起居有常,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自身抗病能,防止外邪侵袭。饮食有规律,劳逸适度,房室,慎用伤肾药物,冇病早治。【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1994;40.[2】王永炎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37〜652.[3】李飞,方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