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直到永远

守望,直到永远

ID:24691221

大小:11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6

守望,直到永远_第1页
守望,直到永远_第2页
守望,直到永远_第3页
守望,直到永远_第4页
守望,直到永远_第5页
资源描述:

《守望,直到永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守望,直到永远  2012年3月15日12时40分,新中国卓越的老一辈职业教育家严雪怡先生走完了他九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与世长辞了。作为“新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先驱者”“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者”“职教研究与时俱进的思想者”“谦逊、宽厚、慈爱的长者”(见《沉痛悼念严雪怡同志》一文),严老的思想影响了新中国一代又一代职业教育学者,他们像仰望星空那样仰慕严老,关注严老的学术研究动态,赞叹他永不衰竭的学术热忱和澄澈如水的学术智慧,而在浑然不觉之间,严老已经溘然长逝。当时,不仅我们这些远在异地的晚辈学者,就连同在上海、自认为严老再传弟子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

2、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郭扬研究员,也在《忆念职教研究的楷模严雪怡先生》一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感慨:“今年新春伊始,我先是在《职教论坛》第1 期上拜读了严雪怡先生的《必须高度重视我国技术本科紧缺问题》一文,后又在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第1 期上重温了他的《论技术本科》一文,真为年过九旬的严老还能经常发表学术研究新成果而高兴”,“没有想到,这两篇文章却成为严雪怡先生在职教研究领域的最后绝唱。”9  追怀十余年来在严老深刻启迪和亲切关怀下从事职教学术研究的历程,我深深感受到他老人家思想之深邃、情操之高尚、学问之博大精深。尤其令我感佩不已的,是他

3、老人家那种矢志不渝的坚持和守望精神。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2012年3月20日发布的《沉痛悼念严雪怡同志》一文指出:“严雪怡同志是上海电机学院的创造者、开拓者、建设者、守望者”。其中“守望者”一词,含意甚为深远。其实,严老不仅是上海电机学院的守望者,也是新中国整个职业教育事业,尤其是技术教育事业永恒的守望者。  一  寻访历史的足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近六十年的沧桑历程中,不论如何困难,不论面临多大压力,严老都始终坚守着技术教育的理念和阵地,引领和凝聚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团结奋斗,使这种教育从中专到高专、从高专到技术本科、专业硕士,不

4、断发展、跃升。这是严老对我国教育事业最为突出的贡献。  我是1997年开始接触严老思想的。我原来学的是中文专业,曾攻读中国古代文学汉魏六朝方向,重点研究司马迁。分配到黄河水利学校后,才接触到职业技术教育,但只从事基础课教学,对这种教育并无研究。1997年,学校酝酿成立高职研究组,筹备者私下与我谈话,希望我能够积极参与研究,我才开始接触这方面的学术信息。但学海茫茫,无从下手。彷徨之际,在《机械职业教育》上看到了严老等前辈学者译介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两篇文献,感到茅塞顿开。9  通过研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英文版摘译)

5、,我了解到该标准把正规、成型的教育分为A、B、C三大类,A类比较完整(0-6级),B类最高到5B,C类最高到3C。而在《刍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一文中,严老结合我国国情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指出 A类相当于普通教育,B类相当于中专和高职教育,C类相当于技工教育。这让我很受启发。  此前,严老等人的观点在《职业教育法》立法过程中已经受到否定。当年,围绕着教育名称问题,许多学者都主张修改“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以黄大能先生为代表的一派学者,主张继承黄炎培先生所开创现代职业教育的传统,用“职业教育”来取代“职业技术教育”,这样,技术教育就不复存在,而归

6、并到职业教育的大概念之中了(见《职业教育正名问题商榷》);而严老在《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一文中则主张采用国际通用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来取代“职业技术教育”,这样,技术教育的独立性更为明显。双方的争论在《职业教育法》颁行后有了明确的结果,这就是《职业教育法》采用了黄老所主张的用“职业教育”来取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说法,技术教育被归并到职业教育之中了。  而与此同时,技术教育、技术人才的说法还受到另一种说法的挤压,这就是职业教育不论层次、类型如何,都要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说法。这一说法主要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并且切实推行下去了。

7、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明确区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知识和技能之间作了简单化的处理,否掉了中间的类型(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认为普通教育就是培养知识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这样,严老等老一辈职教专家所主张的“技术型人才”“技术教育”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在这一说法的直接驱动下,不仅中专学校,而且连高职院校都纷纷“易帜”,由声称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改口为培养“技能型人才”。9  面对上述种种压力和挑战,坚持技术教育的理念之难可想而知。我认为,严老等老一辈职教专家已经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种贡

8、献已经汇入职业教育体系和更为宏大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对技术教育无需再作坚持。我甚至在一封信中如此真诚告白:“新中国职业教育事业正是由于有了您和杨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