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

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

ID:2474232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_第1页
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_第2页
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_第3页
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_第4页
资源描述:

《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作者:赵国栋,安力春,刘荣,许大彬【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mflammatorypesudotumoroftheliver,IPL)的声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学资料。结果B超多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边界尚清,内部多无血流信号,少数内部可见低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部分多发病灶可见相互融合征象。结论IPL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特征,但定性诊断较难,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应能提高诊断率,确诊尚需依靠病理。【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超声诊断 炎性假瘤是

2、一种少见的瘤样占位性病变,可发生在全身多处器官,1953年Pack等首例报道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pesudotumoroftheliver,IPL),由于IPL的发生机制不明,临床和影像上缺乏明显特异性,术前定性诊断困难。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自1994年5月—2006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23例IPL病例声像学资料,旨在通过描述、分析和总结病变声像图特征,提高对IPL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女9例,男14例,平均年龄52岁(10~70岁);右上腹不适10例(43.5%),发热9例(39.

3、1%),消化道症状8例(34.8%),右上腹不适8例(34.8%),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升高7例(30.4%),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9例(39.1%),直接胆红素(TB)和(或)间接胆红素(DB)升高5例(21.7%),甲胎蛋白(AFP)均无异常升高,CA199升高2例(8.7%)。  12仪器和方法(1)仪器:采用SEQUOIA512、HDl5000、IU22、LOGIC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7.5MHz,聚焦调至病灶的深部位置。(2)检查方法:患者先后取仰卧

4、位、左侧卧位,对肝脏进行不同断面扫查,当显示病灶后,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病灶回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当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时,调解彩色增益条件,使清晰显示血流。(3)取活检:患者呈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彩超下选择穿刺点,常规碘酒、乙醇消毒后铺孔巾,以1%盐酸利多卡因局麻,以18G针在彩超探头支架引导下,进针至病灶前缘扣动穿刺枪板机,取出组织条,将标本用10%(V:V)甲醛液固定、取材,经HE染色,200倍光镜下进行病理学观察。  2结果  病灶位于肝右叶的19例(82.6%),

5、未见病灶同时位于左右叶,单发18例(78.3%)。IPL在B超下主要表现为偏低或低回声区(图1A~C),2例呈偏强回声,直径>4cm的病灶回声欠均匀,内部可见散在蜂窝样、镶嵌状或星点状等结构;形状多不规则(图1A、B),3例多发病灶内声像图上可见形似葫芦或哑铃形结节状(图1B);病灶边界较清,5例(21.7%)周边可见厚薄不均的不规则强回声环绕,1例周边见低回声环;2例(8.7%)病变后方回声增强,其余后方回声无明显改变,少数内部可见肝内胆管或门静脉分支从中穿行(图1C),但均显示不清,除外2例合并梗阻性黄疸病例,其余所有

6、声像图上未见肝内胆管扩张;CDFI提示大多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5例(21.7%)见门静脉分支从周边绕行,4例(17.4%)内部见少许低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RI<0.5,流速<30cm/s),2例(8.7%)内部见较丰富的门脉血流信号。  图1A肝脏炎性假瘤声像图(略)  图1B肝脏炎性假瘤声像图(略)  图1C肝脏炎性假瘤声像图(略)    3讨论  IPL的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有关,炎性病灶微生物经血流到达门静脉或自胆管逆行累及肝脏,在肝实质内形成混有非典型胆管上皮及肝细胞的急性渗出性炎性病变,病变逐步纤维化

7、形成炎性假瘤[1],另一种重要病因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部分已报道的病例常有其他疾病并存,其中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2]、糖尿病[3]等,同时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IPL有效[4],提示免疫因素可能与IPL发生相关。  综上所述,IPL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但定性诊断较难,结合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应可提高诊断率,确诊仍需病理。至于IPL治疗,早前认为其为良性病变,认为确诊后可行非手术治疗[9~10],但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11~12]表明IPL存在有局部浸润性和破坏性,是个真正的肿瘤

8、,并非“假瘤”,少数存在恶变可能。本组病例支持上述观点,23例IPL中1例行规则性肝左叶切除后1个半月发现肝右叶未分化肉瘤,1例非规则性肝切后1年半发生空肠梭性细胞(IPL的始祖细胞)间质瘤,还有1例未治患者10月后发现肝癌,并已广泛转移。因此我们认为治疗方式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