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ID:24742814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5

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文题目: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1.研究背景及意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化呈现不断加速发展的趋势。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体现城市集群化发展模式的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也在同步迅速成长。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了“大都市圈(带)”概念,认为都市圈是一种以其高密度的城市、一定门槛规模的人口以及巨大的城市体系区别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城市类型的空间组织。此后,都市圈发展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日盛,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学者吴良镛指出,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国际大都市圈之间的竞争。目前,

2、世界上发展比较成熟的都市圈主要有巴黎都市圈、伦敦都市圈、纽约都市圈以及日本的东京都市圈等。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镇体系的发展趋势正逐步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都市圈正成为这种突破的新形式,国内比较公认的则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和北京都市圈。与国外都市圈相比,我国都市圈发展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在于我国对都市圈的规划和研究起步晚,重视不够。日本政府对其三大都市圈的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隔10年左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都市圈发展规划。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正

3、式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因此,从整体的高度为都市圈制定统一规划,引导都市圈的健康发展,以获得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和都市圈发展的当务之急。现阶段,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的综合交通布局规划相继出台,同时,辽中南、山东半包、关中和成渝等地区也在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相关的综合交通布局规划研究。这些发展规划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目标就是: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高速公路为载体、以区域公路运输枢纽为节点的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实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周围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但是与发达国家都市圈交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都市圈的交通设施,无论是

4、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目前,国内都市圈客运交通所共有的、且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交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随着都市圈客运交通需求的增加和运输结构的变化,对客运综合交通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都市圈客运综合交通体系结构优化的方法,对解决中国都市圈发展的瓶颈问题至关重要。2.国内外研究现状(1)都市圈理论一般认为所谓“都市圈"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最早提出都市圈这个概念的是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他认为都市圈起码要达到2500万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应不低于每

5、平方公里250人。他认为都市圈要达到上述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才具有生产力的聚积效应。如果按照戈特曼提出的都市圈界定标准,我国国内真正称得上都市圈的只有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和京津唐都市圈,其他一些省级都市圈目前还达不到戈特曼界定的都市圈标准。日本对都市圈的界定[1]是以一日为周期,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要达到10万,地域限于能够接受城市某一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后来在1960年,日本又提出大都市圈概念[2],其中心城市由中央指定,人口规模必须在100万以上,且都市圈附近有50万人以上的城市。除了日本外,英国和加拿大在都市圈名称上与日本有所不同,英国是将都

6、市圈命名为“标准大都市圈劳务区”;而加拿大将都市圈定义为“大都市人口统计区”。国内学者对都市圈进行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周起业、刘再兴等人(1989)首次提出了都市圈的定义[3]。高汝喜等人(1990)提出都市圈是一种通过经济辐射作用,将周边城市和农村统一为一体化的经济网络[4]。姚士谋等人在1992年阐明都市圈标准[5],涂人猛等在1993年提出大都市圈概念,认为大都市圈就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周边中小卫星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受到大城市辐射影响[6];同年,沈立人在《为上海构造都市圈》中认为:都市圈必须是以大都市为中心,将其边界延伸到临

7、近地区,与周围卫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大经济区域[7]。周一星等在2000年的著作中发表了他们对中国都市圈怎样界定的观点[8]。后来,宋迎昌(2003)[9]、陈秀山(2005)[10]分别撰文发表各自对都市圈界定的观点。我们认为,都市圈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空间组织,都市圈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内外学者用不同的名称表示都市圈这一经济现象,但其内涵上差异很小。他们大多认为都市圈是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通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带动促进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发展,都市圈核心城市与周边不同

8、性质、规模和等级的中小卫星城市共同组成的具有圈层式地域结构和经济,总之都市圈是一种一体化倾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