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1 

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1 

ID:24792089

大小:5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1 _第1页
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1 _第2页
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1 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1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一)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不仅能够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更能够借助童话情境帮助他们理解算例、掌握算法。曾经有位老师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一课屮,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学生喜爱的小动物上车的童话情境。首先这位老师通过让学生在第一站帮助9个小动物上车,来复习十加儿的口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为他们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小动物而感到高兴。接卜來再通过第二站帮助5个小动物上车,复习连加,并通过追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算

2、得又对又快?”使学生感受到先凑“十”再算“十加儿”简便快捷,为理解“进位加”的算理做好了孕伏。5个小动物上车后,与在第一站上车的9个小动物合起来,这时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从而引出了9+5=?这一进位加法。如何计算9+5=?学生结合生动、形象、具体的现实情境,很快就想到把5分成1和4,1和9组成10,10加4等于14。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童话情境中,顺利的理解和掌握了进位加的算理与算法。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老师正是能够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以及他们的思维特点,创设了学生感兴趣、喜爱的童话情境,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算理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在明理屮顺利、自然的掌

3、握了算法。(二〉借助直观模型,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有位老师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中,该老师结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直观模型较好地处理了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在这节课上没有将会写“竖式”作为最终的教学H标,而是在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掌握竖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方法背后的道理。并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点子图作为研究素材,在研究屮,学生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成果。虽然学生们的分法不完全相同,但“先分后合”的思路是一致的,这一点恰恰就是乘法竖式运算的基本思路。在这之后,老师再次将分点子图与竖式屮的四句口诀进行了对应,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地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个细节背后的道理。“分点

4、子图”不仅给学生创造了积累活动经验的宝贵机会,同时乂使学生能够借助直观模型,较好的理解了两位数乘法算法背后的道理。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屮,不少老师或者不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计算的过程,或者当学生刚刚探索出方法后,就立即引导学生学习竖式,在学生对竖式运算的每个环节没有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追求计算方法。这就很可能造成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道理的情况下,只能靠记忆法则來习得方法和技能。这显然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而这位老师这节课恰恰是为学生真正地、扎扎实实地经历理解的过程提供了鲜活而典型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有机会经历,有机会感受,有机会理解,有机会创造。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学

5、生活动经验的目标,它背后深远的意义还需要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开动脑筋,深入挖掘,潜心感悟。(三〉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曾经听过的《小数加减法》一i果,在这节课中老师就是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让学生自主进行编题,其中就有一名学生编出了一道0.8+3.74=,这种类型将要揭示的“小数点对齐”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也是小数加减法总结算法的重要时机。为了让学生有机会调动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验,经历判断、推理、抽象的思维过程,该老师就让每个学生自己试做,并说明自己这样做的道理。师:你们以前做过很多很多加减

6、法题,无一例外的都是把末位的两个数字对齐,可这道题为什么不末位对齐呢?生:整数的末位是个位,末位对齐也就是个位对齐了。而小数的末位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不能末位对齐。师:你们虽然没把末位对齐,但把谁对齐了?生: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师:你看得很深、很准,这样做肯定有这样做的道理。可为什么一定要小数点对齐、要相同数位对齐呢?生1:如果不对齐算出来就错了。生2:如果不把小数点对齐,而把末位对齐的话,十分位的8就和百分位的4对齐了,相加之后肯定就不对了。生3:我举个例子说吧,比如买两样东西,一个是0.8元,另一个3.74元,如果把末位的8和4相加,就是用8角加4分,那肯定不对了。师

7、:我们研究同一个问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研宂,比如,可以讲道理,也可以举例子。刚才这道题,就有同学想到了用我们都熟悉的“元角分”举例子来解释,简单的事说明了深奥的道理,你真棒。看來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才能够相加减。小结:原来看似和整数加减法不太一样的“小数点对齐”其实和“末位对齐”一样,都是为了确保“相同数位对齐”,而相同数位对齐背后的道理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直接相加减”。你们不仅找到了方法,还理解了方法背后的数学道理,真了不起。小数加减法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