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5年临床回顾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5年临床回顾

ID:24793282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5年临床回顾_第1页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5年临床回顾_第2页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5年临床回顾_第3页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5年临床回顾_第4页
资源描述: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5年临床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5年临床回顾谢羽婕张驰胥方元(通讯作者)(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泸州646000)【摘要】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是康复治疗的难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宄己经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近3年的相关研究,木文就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研宄现状作一综述。【关键词】脑卒中手功能综述【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S5(2013)38-0015-02近年来,在脑卒中后手功能的治疗中出现了丰富的康

2、复治疗手段,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社区康复中都有较大的进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木综述就近3年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旨在为这一方面的临床康复提供指导。1物理治疗1.1运动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1]是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康复方法,近几年在国内研究较多,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是在强制性运动疗法基础上进化出来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晁志军[2]等发现在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患者显著优于接受常规强制性运动疗法训练的患者。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3]

3、是将在治疗过程中所获得的运动能力从临床治疗室转移到现实牛.活环境中,使脑卒中患者的患肢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使用的频率和运动质量得到提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被强迫进行如进食、梳妆、洗漱、如厕、穿衣等活动,根据脑的可塑性理论,这能加强手功能的整合。1.2肌电刺激治疗[4]在最近国内研究较多。在肌电触发电刺激治疗中,能使患者有意识的主动训练可以加强疗效,通过促进患者脑功能重组,激活神经通路,使替代已受损的祌经功能,重建新的祌经网络。江征等通过比较肌电触发电刺激疗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

4、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腕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发现前者可奋效改善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后者。胡江飚等通过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后,发现加用组在患侧手指(除拇指)屈伸肌最大收缩吋肌电(EMG)幅值、手指共同屈伸总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均优于不加组。在国内报道的研究中存在刺激部位不统•一、刺激持续时间不同,治疗次数不相同,缺乏规范的治疗方案。此外,在手部功能恢复中,大多数研究者均选用伸腕肌群进行刺激,但这种刺激方法是否会增加屈指肌的张力,如果屈指张力增加则会导致手功能的减弱

5、。2作、11<治疗作业治疗[5】是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为B的的专业,在手功能的恢复方面更具有独特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作业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恢复方面应用更为广泛。袁冰[6]等将作业疗法与物理疗法结合后发现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着改善。由丽[7】等将50例脑卒中后存在偏侧感觉障碍的患者分为作业组和对照组,作业组通过加用针对性的作业疗法进行感觉再教育,并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感觉评分以及手功能实用性评定进行评价。2个月后,两组感觉评分和手实用能力均有改善

6、,但作业组优于对照组。S前的研究对上肢运动功能研究较多,所以感觉再教育是康复训练中较为忽视的内容。对患肢进行反复的各种感觉刺激能使患者得到丰富的感觉反馈,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其进行重组并促进运动的输出。在近年的研究中,出现了颇具特色的研宄,如张裴景等将作业疗法与运动想象疗法结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研究。通过让患者想象日常生活中上肢功能活动的动作,比如梳头,钉钉子等,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发现脑部能量代谢增加。此外,作业评定方面,手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在评定前者吋

7、常常也会将后者纳入其中。0前最常用的评定量表则是改良的Barthel指数,付佳敏等发现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ADL水平与诸多因素有关,应优化康复治疗方案,将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结合,以便达到最佳功能恢复。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中己经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己经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3针灸中医认为脑卒中为“中风”范畴,气血不足为本,风夹痰、阻滞经络致肢体偏废。中风后手指屈伸不利最难恢复,尽早采用针灸治疗有利于改善症状。程先宽等采用进部取穴的原则,选择中渚、外关针刺治疗

8、发现可以明显改善手功能。高燕玲等则从另外一个角度选穴,由于脑卒中患者手为屈曲痉挛姿势,选择有伸腕、伸指功能的肌肉的运动点为针刺部位,发现同样有利于手功能恢复。研究还提出使用电针治疗偏瘫手功能障碍时,可考虑从具体的运动障碍表现形式入手。周翠侠等根据肌张力是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上肢屈肌先恢复的原理,刺激位于手的屈肌分布的三阴经循行路径上的穴位,促进局部肌肉肌电活动。这项研究针对于软瘫期的患者,研究发现能让患者快速度过软瘫期,明显改善手功能。刘悦等采用巨刺法,选择肩龋、肩髎、阳池、外关、阳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