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

ID:24847585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_第1页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_第2页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_第3页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泰鸿森工程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省223001摘要: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己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河道自然性和历史性出发,结合城市规划、河道治理、风景园林、生态湿地、水能幵发等综合整治手段,还原城市的自然与文化属性,全方位提升人居环境、生活品质,实现整治手段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木文以实例分析某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关键词: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目前国内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无论是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的规划设计或是水利部门的河流水利治理规划设计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2、未能将问题予以综合理解和完全解决。一、现状1.河道现状。某河段河道宽度为135〜285m,堤防经过几十年的运行,部分堤段的基础已被洪水冲刷破坏,堤身老化、单薄,沉陷严重,从而影响到堤体的稳定。涪江内河段水流较缓,泥沙淤积,造成河床抬高、河道不规则、倒滩水多、水流紊乱,并且河床宽度、坡降不一致。最大淤积高度超过正常河床2m以上,有2处淤积区占据河床面的三分之二左右,阻塞河道行洪断面,严重影响到该河段的行洪能力,并且其堤顶高程不满足城市防洪要求。2.景观现状。由于忪期缺乏对沿河景观的规划与管理,导致城市形象凌乱而平淡

3、,城市景观风貌缺乏层次感,地段相互关系偶然性很强,用地功能单一,滨江空间公共性较差,生态环境方面存在诸多问题。3.原则。一是结合城市规划,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木的原则。按照河道主导功能要求,力求河道形态自然化、滨水环境宜人化、配套设施人性化、保护与开发相和谐。二是系统性综合整治原则。从河道的防洪规划出发,在满足河道防洪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城市规划、水能开发规划、河道治理、污水治理、湖面景观、滨水景观等内容,按河道梯级景观湖、城市规划布局对河道进行系统全面的整合治理。三是坚持整治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原水能开发规划,根

4、据河道特性与城市分区规划调整水闸位置及水面高程,在满足水能开发的同时,形成宽阔的湖面。以发电效益为防洪和生态景观后期运行输送血液。提出了“以电养景”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二、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方案1.河道疏浚方案。根据整治河段淤积现状,需要对河床进行疏浚。由于整治河段上游21km处即将完建武都水库,将拦截上游河段泥沙,从而大大减少了整治河段内的泥沙来量,为河道疏浚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一是遵循“深掏滩、低做堰”的原则,在保证河堤安全的前提下,对河道淤积区进行开挖清淤,降低河床高程,增加行洪断面,增大行洪能力

5、。二是结合堤防改造工程,采用河道疏浚的砂卵石作为堤体的填筑料,节约工程投资,减少新增堤体填筑料料场的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工作。三是将堤防的改造与河道疏浚相结合,统筹协调,以达到防洪、泄洪、抗冲相结合的0的。2.截污纳管。截污纳管就是建设和改造位于河道沿线的工厂、学校、宾馆、餐饮、居民区等污水生产单位内部的污水管道,将其就近接入城镇路下的二级管网污水管道系统中,并输至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过程。在河道综合整治的诸多方法中,截污纳管作为一种从根本上定位和改造影响水系源头污染的方式,是改善水质最直接、最冇效的措施。3.生态

6、景观治理。景观治理和生态修复是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追求目标。城市水景观是城市景观体系中极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中理想的生态走廊、最高质量的城市绿线。对滨水生态的重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追求,是贴近自然的还原,是城市生活最高境界的渴求。通过对自然和地域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将本市特产文化及民俗风情作为自然、人文元素融入两岸的景观设计中。(1)驳岸景观。传统的驳岸基本为墙式或坡式护岸,这种形式对水陆生态体系的分瞞作用比较明显。在综合整治项0实施方案中,根据河道防洪、景观水库防渗功能要求,驳岸均在已建堤防基础

7、上进行修复改建。堤顶高程由控制水位加安全超高确定,改建后的堤岸迎水面坡比为1:1.75,背水面坡比为1:1.6,堤顶宽度为8〜10m。河岸型式为斜坡复式断面,景观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加截水墙防渗,基础设置混凝上趾板抗冲刷。正常蓄水位超高0.5〜lm设置3〜6m宽的亲水步道,步道以上为植草和灌木护坡。(1)湿地景观。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在自然生态平衡日益遭到破坏,沼泽、湖泊、海洋等自然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现今,构建人工湿地,以人工的方式还原自然的细胞,为生物和人类自身

8、营造生息的生态空间,已成为景观园林环境学者、城市设计建设者关注和实现的0标,也是我们在河道景观修复中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三级景观湖正常蓄水的情况下,河道中的蓄水将补给堤外地下水,可形成河道两岸储水湿润带,利用其做人工湿地、防洪绿地、生态公园等的补充水源,可形成两岸生态绿色廊道,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亦可将其引入堤后现有的城市水系中,做为补充城市生态环境用水之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