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

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

ID:2485334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_第1页
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_第2页
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_第3页
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_第4页
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王克登依托港口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沿江、沿海城市发展区域经济的一条成功捷径。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于扬州三江营汇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具有良好的通航条件和悠久的航运历史,具有发展临港经济的优越条件。依托淮河发展临港产业,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是淮河流域实现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淮河临港经济发展现状临港经济是指以港口及临近区域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辐射腹地为依托,展开生产力布局,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经济,

2、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优先型经济模式。进入21世纪,国内一些内河港口城市开始对临港经济给予了广泛关注。长江、珠江已经形成的南京以下临港经济带、武汉新港产业集群、重庆临港产业带、东莞临港产业带、南宁临港产业园区等临港经济带,这些地区的临港经济都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淮河干流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主导作用;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相对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整体对外开放层次不高。淮河流域发展临港经济,要依托淮河航运,发展适合地区区位特点,不同于临

3、海或者临江港口经济的特色临港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一些沿淮河城市刚开始意识到发展临港经济的重要性,而更多的城市对临港经济发展的认识比较模糊,还未提上议事日程。同时,由于航道等级不高,港口规模相对较小,现代化程度与长江及沿海港口有较大差距,因此,发展规模化临港经济,淮河流域必须走区别于沿海、沿江临港经济的创新之路。二、临港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临港经济是以港航及相关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产业集聚度高、资源配置能力强、带动作用大,能强力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伴随着港口的发展与振兴,临港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发展

4、的新引擎和增长极,临港经济对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1、实现要素聚集。港口城市以港口为依托,对其腹地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重化工业、出口密集型产业和原材料加工业逐渐向港口聚集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趋势。由于相比起陆运和空运,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发展临港经济可以以较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建立加工基地,发展大进大出的加工工业。2、发挥辐射作用。临港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对道路、港口等公共设施需求的增加,可以吸引大量外来投资,推动有关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临港经济可以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输

5、、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临港经济具有较大的乘数效应,据测算,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的经济贡献为1∶5,提供就业比值为1∶9。我国沿海港口每百万吨吞吐量可创造1亿元以上的GDP和2000多人的就业机会。3、促进物流整合。流业在现代港口产业体系中无疑居于主导地位。与商流不同,物流是一种追加的生产活动,它通过时间和空间等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来创造效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的概念已从最初的“仓储+运输”拓展到企业生产和经营整个过程。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已成为

6、衡量临港城市经济发展和港口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因此,沿海沿江的港口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无一不凭借港口这个宝贵的战略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三、淮河干流城市发展临港经济建议1、提升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航道整治工作,解决航道通江达海的问题;航道同地区交通网络连接,形成开放式的内河水运网络;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扩大港口规模,提升港口功能,拓展港口发展空间;港口的建设适应工业改造升级的要求,适应港口功能拓展的要求,适应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具备现代化的设施条件以及良好的交通连接;发展内河港口与综合交通的协同功能,强化内河港口的多式联运枢

7、纽作用。2、合理确定临港经济发展规划。港口的开发建设与临港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正确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方向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港口的未来和临港经济的前途。通过规划将内河水网同城市交通运输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合理确定公、铁、水三种主要运输方式的衔接,并将城市工业产业布局分布同内河水网系统联系起来,引导产业沿河布局发展。真正实现了水路带动工业发展、工业促进水运繁荣的局面。3、以产业集群为发展动力。产业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临港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产业园区建设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推进临港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快临港产业园区的建

8、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大力推进园区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为提高产业集聚度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临港产业集群的建设,引导地区产业发展,进而带动腹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地区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