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国文化概论

[历史学]中国文化概论

ID:24878522

大小:59.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历史学]中国文化概论_第1页
[历史学]中国文化概论_第2页
[历史学]中国文化概论_第3页
[历史学]中国文化概论_第4页
[历史学]中国文化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学]中国文化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 近几年,文化研究成了西方争相趋鹜的热门学科,其中大众文化研究又成了首当其冲的显学。传统的神话已经远去,今天的神话是以电子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什么是大众文化?.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大众文化概念至少具有三层含义:革命的大众文化,民间的通俗文化,当代大众流行文化;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

2、。是当代大众广泛参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当代大众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严肃艺术和高雅艺术形成了不同的对应关系,须对之进行细致辨析。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等理论家都曾对大众流行文化进行过深入批判;英国新马克思主义伯明翰学派霍加特、威廉姆斯、霍尔、汤普森主张文化唯物主义,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奠基人;英美西马理论家杰姆逊、费斯克以及法国学者布尔迪厄、鲍德里亚尔等也对当代大众流行文化特别是对电视等新的传播媒体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们的理解与思考构成了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另一路向。自50年代起

3、,上述理论家就致力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并把这一研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使之成为活跃的跨学科的理论探索的新的知识空间。这种研究将对制度和日常行为进行的批判分析看作是题中应有之意。并且它已经逐步进入当代意识形态,成为建构当代意识形态的主要动力和机制。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是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文化工业产品,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垄断性权力,大众是纯粹被动的文化消费者,是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控制的社会成员,他们注定无法自己解放自己。阿多诺在1980年代曾特别回顾了关于"文化工业"这一概念命名的经过。"’文化工业’这个术语可能是在《启蒙辩

4、证法》这本书中首先使用的。霍克海默和我于1947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了该书。在我们的草稿中,我们使用的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倡导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好象从大众本身产生出来的文化,是流行艺术的当代形式。我们为了从一开始就避免与此一致的解释,就采用’文化工业’代替了它。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把它与文化工业区别开来。"在阿多诺他们看来,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控制、欺瞒、压抑大众的主要方式,他们利用了千百万大众的意识与无意识,大众只是他们算计的对象,是机器的附属物,而从来没有成为文化的主体。6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成

5、立,其代表人物霍加特、威廉姆斯以及汤普森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提出修正,提出文化唯物主义的主张,强调文化主体与文化生产在当代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将大众传媒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出身于工人阶级的威廉姆斯和另一个代表人物霍尔对贬损、混淆大众文化的精英主义进行了分析,认为以传媒为载体的低级庸俗文化形式并不只是由工人阶级消费的,这些文化形式也不是由工人阶级自己创造的。从这里出发,他们对传统的精英文化保持了一种持续的毫不妥协的批判态度。7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学派在英国日益扩展,它的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

6、论结合起来,与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展开了论战。他们不同意阿尔都塞割裂文化形式文化经验与社会阶级之间紧密联系的观点,也不同意将复杂的社会政经文化关系仅仅归结为文本符码与力必多冲动。六、七十年代的英国文化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是逆当代西方文本中心主义和结构主义而行,让文学文化的文本研究回到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生活实践中来。它对大众文化研究的首倡,对于当代传媒研究的首倡,对于高等教育中设立文化研究的系所、学制与学位的首倡,成就了它昭彰于世的赫赫声名。西方另一部分文化研究论者如费斯克等则对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批判进行了反拨。他们对先

7、前的否定论文化批评重新进行了审视和批判,不完全同意法兰克福学派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文化工业对大众意识的控制的观点,不同意把大众只看作被动受控的客体,而认为大众文化中也隐含着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性力量。他们提出重新理解大众文化,重新审视大众传媒,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启蒙性和独创性。无疑,西方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语境。离开了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实际境况,我们的讨论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在我国,"文化研究"实际上早已开始。90年代兴起的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得到迅

8、速发展的。它与我国当前意识形态的变革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前一阶段我国学术界主要倾向于批判大众文化的否定面,忽视了大众文化与现代传媒、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批判地借鉴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使我们有了一个借以发展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