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

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

ID:24879566

大小: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6

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_第1页
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_第2页
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_第3页
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_第4页
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摘要:研究了厌氧污泥复合床(UASCB)-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串联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厌氧段对整个系统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两方面:(1)可以提高膜生物反应器内硝化菌活性;(2)可以明显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提高幅度为15.2%。该工艺所能适应的COD/NH4+-N范围在2.5~12。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厌氧污泥复合床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  垃圾在堆放填埋过程中,由于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雨水冲淋及地下水浸泡会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和水分,形成渗滤液

2、。研究表明[1],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其中相当数量属于难降解的有毒污染物。由于渗滤液的特殊水质特征,采用常规的生物处理工艺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在此,对厌氧污泥复合床(UASCB)-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串联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了在不同的工艺操作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效率,为垃圾渗滤液的降解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  垃圾渗滤液水样取自昆明市西郊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蓄水池,水质特征:COD平均浓度为9100m

3、g/L;NH3-N平均浓度为870mg/L;pH为7.8;感观性状为深褐色、有恶臭。  1.2试验系统  由集水槽、进水泵、流量计、蓄水槽、潜水泵、UASCB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离心泵及时控开关组成,试验总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实验流程总示意图  1.集水槽;2.进水泵;3.流量计;4.UASCB反应器;5.蓄水槽;6.潜水泵;7.膜生物反应器;8.离心泵  1.2.1UASCB反应器  UASCB用有机玻璃柱制作,有效体积8L,该UASCB的下部区域为污泥床,上部区域为填料床,可以有效

4、阻止污泥的流失。填料直径10mm,高10mm,壁厚0.6~0.9mm,用聚丙稀复合材料注塑。厌氧反应器在(36±1)℃下运行。  1.2.2膜生物反应器  膜组件主要技术指标为:中空纤维膜外径450μm;内径350μm;膜厚50μm;膜面积4m2;平均孔径0.1μm;产水量0.6~0.8t/(d·m2);操作压力≤0.3×105Pa;反应器容积为40L。试验过程中检测项目为COD、NH4+-N、NO3--N、NO2--N、pH、水温、污泥浓度。检测方法均为标准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系统启

5、动  2.1.1UASCB的启动[2]  厌氧微生物特别是甲烷菌增殖缓慢,驯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本试验厌氧污泥取自昆明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硝化池,污泥浓度为7000mg/L左右。首先进行厌氧污泥的静态间歇培养,温度控制在(36±1)℃左右,pH为6.8~7.4,每天弃去上清液,并投加人工配制的葡萄糖营养液,C:N:P=100:5:1,COD浓度控制在1000mg/L,经过一周的培养,投加占厌氧反应器体积40%的厌氧污泥,进行葡萄糖-渗滤液连续进液驯化,开始负荷控制在0.5kgCOD/(m3·d),通过一

6、次性投加碳酸钠/碳酸氢钠调节pH不低于6.5。运行30d后,COD的去除率达到25%左右,再逐步增加负荷。60d后COD的去除率达到35%以上,测反应器底部污泥浓度达到6300mg/L,至此认为启动成功。  2.1.2SMBR的启动  接种污泥取自昆明第四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先采用人工配水,然后逐步投加厌氧出水,温度控制在35℃左右,经过20d的驯化培养,污泥浓度达到6000mg/L左右,一个运行周期为4h,依次为进水、搅拌、好氧曝气、厌氧和抽吸5个阶段,好氧曝气2.5h,厌氧1.5h。  整个系统

7、运行40d,得到较稳定的COD及NH4+-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1.0%~94.0%和79%~84%,驯化基本成功。  2.2整套工艺的运行效果  本阶段进水浓度分别经历了10、8、6、5、4倍5个稀释比的变化。进水水质见表1。  表1串联工艺进液水质情况时间/d进水氨氮/mg·L-1进水COD/mg·L-11~1078.13~86.66896.32~912.7711~2195.24~117.691113.32~1181.6822~29134.32~146.921520.75~1553.1430

8、~4041~60151.31~173.18208.65~232.791796.31~1827.482141.56~2328.23  2.1.1厌氧反应器的COD降解情况  图2表示厌氧反应器的进出水COD以及去除率关系。厌氧反应器运行经历了两个阶段,前40d,进液流量为1L/h,厌氧停留时间为8h,COD降解率基本上在25%以下,本阶段厌氧段对整个工艺COD的降解贡献不大,可以认为厌氧反应主要停留在“水解酸化”阶段。40d以后,通过减小进液流量,将厌氧反应器的HRT增加到14h,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