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ID:24970039

大小:1.28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7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A.儒家         B.法家C.道家D.墨家A [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评价都是从儒家“礼”的思想标准出发的,它的主旨是维护等级制度和强调君臣尊卑,因此选A项。]2.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诘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B [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等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强调封建等级秩序,故选B项

2、。]3.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C.主张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C [“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表明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故选C项。]4.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

3、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C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朝鲜来华使者认为王阳明的学说“谤辱朱子”,说明他们以程朱理学为儒学正宗,故①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组成部分,故②说法错误;朱熹认为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而王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求理方法是“致良知”,故③正确;心学是儒家学者为适应当时统治需要而对儒学的发展,故④说法错误。]5.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A.黄宗羲提倡“法治”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 [抓住

4、题干中“不同于前代”“时代特征”的要求。A项“法治”思想一直为法家所提倡;B项“唯物思想”可以荀子的“人定胜天”为证;C项倡导天下人关心时局,在先秦时期儒家便积极倡导入世;D项既反映了明代封建制度的衰落,又有别于前代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6.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主张美德即知识B.主张认识你自己C.反对宗教权威D.理性的行为方式D [材料中“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体现了苏

5、格拉底崇尚人的理性和追求思想的自由,保持怀疑精神、批判眼光,故选D项。]7.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称赞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时说:“拉斐尔的圣母像是世俗的理想战胜基督教的修道院的理想的最突出的艺术表现之一。”普列汉诺夫此言主要是肯定了(  )A.拉斐尔无愧于艺坛三杰的称号B.拉斐尔的画突出了圣母的圣洁C.拉斐尔的画主要以宗教为题材D.拉斐尔的画突出人文主义精神D [普列汉诺夫的评论关键信息“世俗的理想战胜基督教的修道院的理想”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突出人、突出人性的特点,答案为D项。]8.“他的学说对人民主权、自由和平等有着强烈的诉求,是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后来的法国

6、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述评价中的“他”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C [由“人民主权、自由和平等”“激进民主思想”可知,卢梭主张人民主权和天赋人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故选C项。]9.据载:唐代“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这一材料说明(  )A.唐代的历法已相当科学完备B.唐代雕版印刷业已相当发达C.唐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松弛D.唐代民间印刷技术高于官方B [根据材料中“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发达,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重点是印刷术的发展,不

7、是强调历法的发展完备,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唐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中央和地方印刷技术的比较,故D项错误。]10.文学艺术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世态人情的是(  )A      B    C    DB [《离骚》是战国时期作品,故A项错误;《诗经》记载的历史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且再现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