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富法(教你如何保住财富).doc

保富法(教你如何保住财富).doc

ID:24982552

大小:5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7

保富法(教你如何保住财富).doc_第1页
保富法(教你如何保住财富).doc_第2页
保富法(教你如何保住财富).doc_第3页
保富法(教你如何保住财富).doc_第4页
保富法(教你如何保住财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富法(教你如何保住财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保富法》内容简介 《保富法》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旧上海首任商会会长。他从自家的经历和在上海所见所闻的富人家庭的变迁,来谈富裕人家的持久发达之道。很值得一读,特别是在当代。  本文曾在《申报》刊载,轰动上海,一时引起各界纷纷捐赠助学甚巨。  印光大师、柳亚子等佛学高士撰文倾力推荐。  民间自发纷相印赠此书,至今在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商人圈仍广为流传!代序一 与聂云台居士书(白话语译)印光大师  贵家家语收阅,不胜钦佩。看来文正公(指曾国藩——译者注)的为人处世心法,阁下已得到了真传。故能脱离富贵习气,乐

2、于本性天真,不随物欲所转。你给某君的信中所言,实为激励人心、走出颓废的妙法,但恐怕某君没有这方面的志向,所以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不过若将此信公之于众的话,肯定会有人愿意效法的。人们如果能通过你所阐发的财富聚散现象,进一步深入了达人生各方面的因缘果报规律,那么就不难达到圣贤境界。所以你的这封信实为救世的杰作。由此而知,因果规律阐明于世,对众生的利益将至深至远。那些将因果规律当作权渐小乘教法的人,都是道听途说之流。我常说,阐明善恶因果规律,是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的最佳方法。当今之世,若不从阐明因果报应入手,就是诸

3、佛菩萨圣贤一起出世,也没有办法挽救世道人心。我还认为:教育子女,是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首要之事,尤其是教育女孩。因为治国平天下的权力,一大半掌握在天下女子手上。何以得知?世上少贤人,是因为世上少贤女子。有贤女,则有贤妻良母。有贤妻良母,那么他们的丈夫子女,就很少有不贤者。一些提倡女子在任何方面都要和男子一样的人,实在是不懂世务。须知男子有男子的权力,女子有女子的权力。相夫教子,乃女子的天职,这个权力实际上是非常非常之大的。以上是我的粗浅之见,不知阁下觉得如何。如果不认为悖谬的话,敢请对这番道理大加发挥宣扬,那么对挽回世道人

4、心未必不是一助。代序二一个保富法的实行者柳亚子  自从《申报》刊载聂云台先生的《保富法》以来,一时家传户诵,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不过目前还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富翁能身体力行。因为说说容易,临到了实行的时候,就不免有困难。所谓“知之非艰,行之维艰”。这个我们不必去谈它,日后自会见分晓的。我现在要介绍给诸位读者的,是远在明朝的一位保富法实行者。他的行为,很值得研究。在张大复的《梅花草堂集》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四川有个当按察的官员,有五个儿子,给儿子们都立了刚够温饱的产业,自己的吃穿也不浪费。他年迈之后,将生平所积的俸禄拿出来,有万

5、金之多,愿意补充公家费用不足的部分。当地官员说,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他就让人把万金埋在一个旧院子里,盖了石版,题字:‘还诸造物(还给天地)。’他去世后,这个宝库也没有人去动。万历辛酉年,土匪暴乱,将公私财物抢掠一空。当地官民面临挨饿的困境。有知道宝库事情的人,报告了官府,用这笔财富救济了当地的人们。这位老人的高尚道德,真是千古少有。就是那时当地的官员和老百姓,都是非常廉洁。”  读者或许要笑这位老先生太傻,何必把金钱窖藏起来。我的意思,那时或许没有什么慈善机关的组织,他本要捐给公家,公家又不接受。到这个时候,换了别人,或

6、许要改变初衷,仍旧把财产分给子女,人们也不能说他出尔反尔。因为那笔钱实在无处可放。可是这位老先生,见了这笔款子,就好像毒蛇猛兽,无论如何不容许它留在子女的手里。宁可请令穴废院而窖之,不可贻子孙以百世之祸。我们看了,真不能不佩服他的卓见,实在非普通有钱人所及得到。他对保富法的原理,真是明白透彻到万分,而不是只知道一点皮毛,所以一旦打定了主意,便决不改变。   我们读《保富法》,也应当仔细体念它所讲的真理。看了一次,不十分明白,不妨多看几遍直到彻底明了为止。那么临到实行的时候,决不会有什么踌躇了。人为财死,不如多做公益事业,

7、利己利人,才是扬名后世的大道。代序三巧于取财者戒一九四三年四月四日无锡丁福保敬叙,时年七十。  云台先生所著的《保富法》,字字皆从肺腑中流出。日前,黄警顽先生将此稿采登《申报》;数日之间,读者们捐入“申报读者助学金”,有四十七万五千余元之巨。可见此书劝化之力非常大。  过去,太仓陆毅先生说过:“造物忌才,尤忌财;如果一个人有才又有财,而这财又不是此人分内应有的,那么奇祸一定不远。我曾经亲眼见过一件事,所以才知道这个道理是确切不易的。有一个人,考中进士没几年,就开府建衙,主管财政,当时非常有名。他的儿子也接着在做了同朝之官

8、。一时间,世俗之人对他们家真是艳羡非常。可是不久,他的两个孙子夭折了,独生儿子也接着死了,大官自己也去世了。不到半年,三代灭绝,只留下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夫人,惨痛不可言表,见人连话也不能说,只是掉泪。想当初这位大官在朝时,每年都派遣差人,到各地去索取每年例赋(变相要钱),说的话非常非常恳切,甚至有封官许愿等不齿之词。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