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

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

ID:25023086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_第1页
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_第2页
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_第3页
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_第4页
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_第5页
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_第6页
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_第7页
资源描述:

《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导读: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是一篇关于监测站和全国的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免费分享供广大学者参考,希望对学生们写作论文提供清晰写作思路。文/丁中元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73年8月5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从而吹响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前进的号角.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期起步,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全国环境监测系统风雨舟,经过40年的磨砺,从无到有,从到大,从弱到强,经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2、、具有国际水平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一支具有较强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能忍能战的环境监测队伍经过40年的探索和实践,环境保护决策规划中,环境执法管理中,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能较地起到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作用.差距是永恒的动力,愿景是前进的方向.国家实施重大战略调整和环境保护即将步人十三五宏观战略规划的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必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和发展的机遇.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应运而生,奠基创业19731980年,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从无到有、起步建设的时期.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开创时期.1974年10月25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组正

3、式成立,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成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监测机构.19741975年,我国第一批环境监测机构北京、广东、吉林、云南、海南、武汉、沈阳等地诞生,由于大部分监测站处于三无(即无编制、无监测用房、无仪器设备)状态,根据国务院国发[1973]158号文件精神,地监测站联合卫生、水利、工业及大专院校系统开展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和地表水质量以及三废排放单位的调查监测工作,从那时起,我国的环境监测开始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1978年12月31日,转批《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要点中提出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环境保护中的耳目,是防治环境污染的依据……此,必须下决心逐步

4、把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测机构充实和建立起来,组成一个现代化的全国环境监测X络……第一次对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和依据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1979年,我国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其中第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统一组织环境监测,调查和掌握全国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改善措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提出了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此间国家投资约566万元,启动了环保系统监测站的建设.到1980年,成立了650个站,其中省、地市级站399个,县级站251个,形成有10500监测人员的监测队伍.从到大,实施规范化建设六五(198119监测站和全国标准论文格式范文监测系统建设

5、等,为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环境监测能力跨越式发展拉开了序幕.加强能力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和十一五期间(20012011年),与地方的重视与支持下,我国环境监测系统迎来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基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1年起,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等领导先后视察环境保护系统,听取了监测总站关于全国环境质量状况、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情况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安全研究的汇报.期间仅财政项目投资十五达10。2178亿元,十一五达到43。4亿元.项目的带动下,地方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项目投入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财政补助支持项目支持了1072个县(区)级环境监测站装备标准化建设全国约

6、建设了1000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完善了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开展了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基本建成14个国家空气背景站、31个农村区域站、12665家企业安装了线自动监控设备,12665家国家重点废水和废气污染源企业安装了自动监控设备,从而实现了城市大气、地表水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实时X络发布.到2011年,全国监测用房比1994年增加了约70%业务经费约是七五期间的40倍平均每站大型仪器原值是1994年的19倍开始实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流域联合监测以及天地一体化监测的技术路线,使环境监测步入向深度和广度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审时度势继往开来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

7、再奋蹄.成是相对的,差距是永恒的.我国的环境监测风雨兼程40年,取得了卓越的成,但是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环境保护的需求相比,依然存许多的差距,这是激励我们继续扬帆远航的动力.完善监测管理机制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主要特点是政府管理、政府监督和政府实施.这也是区别于许多发达国家的主要特点,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反应链条是:百姓一领导一环保一监测,监测始终处于被动、应付而且是疲劳奔命的状态.何能将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