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春雨初霁(详解)

临安春雨初霁(详解)

ID:25062552

大小:26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7

临安春雨初霁(详解)_第1页
临安春雨初霁(详解)_第2页
临安春雨初霁(详解)_第3页
临安春雨初霁(详解)_第4页
临安春雨初霁(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安春雨初霁(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安春雨初霁陆游这首诗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陆游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背景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解题〔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世

2、情。骑马:暗示被召作官。客:客居。京华:指京城临安。解词〔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草书。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写草书消遣。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机的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说不要感叹白衣在京城中会污染成黑衣,清明之前还可以赶回家呢。明写羁旅之苦,实际上是说官场的浊恶及归乡避世的愿望。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谁

3、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城呢?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在短小的纸张上斜行运笔,闲来无聊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淡淡品味飘溢的茶香。身着一袭素衣,不要感叹京城风尘四起,等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翻译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小结小楼一夜听春雨,

4、深巷明朝卖杏花。名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