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

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

ID:25089353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_第1页
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_第2页
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_第3页
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_第4页
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导读:这是一篇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的论文,对正在写农机和农艺的毕业生有参考意义。(临汾市农机研究,山西临汾041000)摘要: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涉及到技术、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的发展其实质是农机化全面发展的真谛.关键词:玉米生产机械化与农艺结合的问题建议1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技术原理农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具有特定的技术性能农艺是农业生产的技术规范,具有复杂的技术性、变性、传统性和区域性特征.农机与农艺融合是先进的农业技术条件下,改进农机技术满足或

2、基本满足农艺生产技术要求,调整农艺技术以适应农机技术性能的最佳发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农机与农艺融合涉及到技术、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的发展其实质是农机化全面发展的真谛.2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农机和农艺论文格式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农机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政策的持续发展,农机装备数量和农机化水平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技术发生了较大变化三大变化为农机与农艺融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技术要求.发展农机

3、与农艺融合,是整合农机和农艺技术优势,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搞农机与农艺融合,成为优化农机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节点.3玉米生产机械化中农机与农艺融合主要存的几个问题3。1农民传统意识滞后于农业先进技术发展近年来,先进农业技术推广,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农机化快速发展,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问题,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对种田不积极、不重视,对土地不放弃,粗放经营现象普遍存,这一群体效应从主观上阻碍了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的发展.3。2农艺的复杂性和农机的多样性融合矛盾突出农机与农艺融合矛盾主要发生农机与作物品种间,农机与

4、耕作制度间,农机与作物栽培技术间,农机性能与农艺规范间,农机效率与农时季节间等.农机与农艺融合诸多矛盾,客观上阻碍了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的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中,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3。2。1 玉米行距与植保、收获问题.玉米一般种植行距为:40、50、60、70cm,玉米种植行距不规范、不统一,给机械化植保、收获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玉米联合收获机适宜收获玉米行距一般为60cm,玉米行距为60cm条件下对3。2。2 地畦与行距问题.水地区,地畦宽度、玉米行距、收获机收获行数三者不协调配套问题普遍存.玉米行距决定了地畦的宽度,收获机收获行数决定了收

5、获机作业幅宽,农民根据自家地块大平均分配地畦宽度,这决定了玉米种植行距的多样性.每畦玉米行数很难与收获机收获行数成整数倍,这是造成玉米收获机生产效率较低的主要素一、3。2。3 种子和化肥不统一问题.每家每户用种、用肥品种不统一、用量不统一、播种时,清肥清种,换肥换种耗时较长,严重地影响了玉米播种生产效率和播种质量.据试验,降低播种机生产效率30%~50%.3。2。4 播种与地表处理问题.玉米播种技术很多,目前以免耕或少耕精量播种为主,免耕精量播种对地表处理质量要求较高,地表秸秆覆盖较多的条件下免耕、施肥播种,播种机通过性和播种质量稳定性都难以达到

6、技术要求.3。2。5 耕作与免耕问题.现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深松代替耕翻,国家对深松作业提供作业补贴支持大面积推广,但是,大量铧式犁的存,对深松技术推广阻力较大,一旦深松没有了作业补贴,马上反弹为土地耕翻.3。2。6 田间管理问题.玉米田间中耕、培土、施肥、除草、喷药、喷肥等作业项目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玉米行距的不统一、不规范、地块分散是制约田间作业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素一、3。2。7 秸秆处理问题.秸秆处理技术较多,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但秸秆量较大时,增加了秸秆还田成本,增大了播种、植保作业成本和降低了作业质量,甚至影响

7、到玉米产量和生产效益,以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农艺需要更的农机技术来完成,农机需要农艺不断创新适应农机性能.3。2。8 粮食干燥与储存问题.玉米干燥与储存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烘干设备成本较高,运行成本高,不适宜一本篇关于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点思考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质标题家一户经营.粮食晾晒需要大量场地,占地问题突出.国家应对粮食烘干设备提供更高比例的资金补贴政策,扶持粮食烘干技术推广.3。3土地和农机的经营分散性制约了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发展目前,农村大多数的土地和农机都是以户为单位的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下的土地和农机经营具

8、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分散性,对玉米机械化生产没有统一的规划,农艺上造成地畦、种子、化肥、种植行距等不统一农机上造成动力和农具不配套,农机与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