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

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

ID:25098705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第1页
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第2页
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第3页
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第4页
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摘要】目的探讨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可行性与实用价值,为长期输液或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好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利用率。方法在本科室中选择长期输液患者100例,分为正向穿刺组(对照组)、逆向穿刺组(实验组),采用手﹑足背下1/3的静脉血管穿刺。结果在使用同一种液体输液的情况下,分别用两种穿刺方法进行静脉输液,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液体的流速无显著影响,对穿刺成功率和患者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输液的渗透率有显著影响。结论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freell加维生素C3g,.freel处,使血管充盈,常规消毒穿刺处

2、皮肤,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1],左手大拇指用力将皮肤向与穿刺相反的方向绷紧皮肤,在血管上方或血管旁进行逆心或向心方向穿刺,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用胶布妥善固定。1.3观察指标(1)穿刺成功:穿刺见回血针头进入血管,妥善固定,无渗漏、肿胀者,为穿刺成功,不满足其中任何一项为失败。(2)患者穿刺疼痛的比较:采用0~10级线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2],具体做法是:在纸上面划一条10㎝长的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烈疼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

3、表示疼痛程度,测量0到标出点的距离即为疼痛强度的评分值。(3)输液后流速的观察:将调节器调到最大,时间为1分钟,观察输液患者液体的滴数。(4)两种方法输液渗透率的比较:穿刺成功后,观察输液部位直到液体输完,如输液部位有肿胀,疼痛的现象则为液体渗漏。1.4统计学处理将两种方法下穿刺成功率,两组输液渗透率和输液后流速的数据进行χ2检验,将穿刺疼痛程度的VAS评分进行t检验。2结果2.1穿刺成功率比较实验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两者有统计学差异(χ2=3.86,P<0.05)。见表1。表1两种方法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略)2.2穿刺时患者疼痛比较

4、经统计学分析,两者穿刺的疼痛程度有显著的差异(t=7.946,P<0.001),实验组的疼痛低于对照组。见表2。表2穿刺时患者疼痛的比较(略)2.3输液流速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种穿刺方法对液体输入的最大流速没有统计学差异(χ2=1.65,P>0.05)。见表3。表3两组输液流速比较(略)2.4两组输液渗透比较实验组的渗透率低于对照组的渗透率,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13.35,P<0.05)。见表4。表4两组输液渗透率的比较(略)3讨论3.1逆向静脉穿刺时血管的选择表1和表4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渗透率更低,穿刺成功率更高,这与我们逆行静脉穿刺选择血

5、管的解剖结构密不可分。因为上肢静脉较粗大,没有良好的网状结构,趾(指)端的小血管网状结构也不好,而手背静脉有2套静脉系统[3],深静脉之间,浅静脉之间,深静脉和浅静脉之间有丰富网状结构[4]。当液体在静水压下进入血管,到达静脉的吻合支,由于吻合支、交通支与深静脉相通,从而使血液较快的流回右心房。从表3对比观察中可以看出,逆向静脉输液液体回流顺畅,这种输液方法正是顺应了血流的代偿改变,从静脉吻合支回流,从而拓宽了静脉的利用率,解决了一些患者由于长期输液,导致血管严重受损伤,弹性差,穿刺困难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血管,故选择手背,足背下1/3的血管作

6、逆行静脉穿刺,效果最佳。3.2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表1结果证实了,实验组比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因为一方面在顺向静脉穿刺时,握拳则血管位于骨缝之间,半握拳则皮肤松弛不易穿刺,且穿刺角度不好调整,而逆行静脉穿刺采用半握拳状,血管明显高于皮肤表面,避开了掌指关节,针柄在手背的平面上易于固定,因此可选择一个合适的进针角度;另一方面因为逆向静脉穿刺是正压穿刺,针间斜面迎血流方向,当针头刺入血管时更易见回血,有利于护士判断针头是否进入血管,而正向静脉穿刺是负压穿刺,有的患者血液回流缓慢或无回血,容易造成穿刺的失败。3.3逆行穿刺静脉输液滴速流畅

7、表3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证明,逆向静脉输液与正向静脉输液相比,液体滴速并不会受影响。这是由于逆向静脉穿刺选择的是静脉网丰富的血管,有较多的吻合支,交通支,且无静脉瓣,正常人中心静脉压为0.588~1.18Kpa[5],输液压差为7.84Kpa,借助压力差输液液体可顺利通过静脉网回流至右心。3.4逆向静脉输液减少了组织外渗,减少了损伤表4的结果表明,逆行静脉输液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液体渗漏的机率。因为向心性静脉穿刺是在手背或足背下1/3处,针柄正好落在指关节上,不好固定针,手稍微活动就有可能刺破血管壁,造成局部肿胀或组织坏死。而逆向静脉穿刺后针

8、柄正好落在手背上,这样利于固定针柄,且渗透率低,也有利于患者的手指活动,给患者带来了方便。3.5逆行穿刺静脉输液减轻了病人疼痛表2通过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