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

ID:25115967

大小:1.13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1-18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按照新课标《考试说明》的规定,“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新课标卷中是“必考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出题文本主要指论文、杂文、评论等。论文主要指比较浅显的学术类论文,杂文则可以指针对时事、热点话题的杂感文章,评论主要可能涉及影评、书评等。论述类文本阅读所涉及的考点包括: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1.抓各段中心句。

2、注意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而这些句子一般在首句和尾句的位置上。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要点;归纳时要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2.抓过渡句。过渡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往往是解题的关键。3.研究标题、头尾。标题常能反映作者立意的角度,与文章中心相关联;文章开头或开门见山,或旁征博引,文章结尾或卒章显志,或总结全文,或画龙点睛,均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4.综合段落大意。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中心意思,这是归纳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最有效的方法。5.注意关键词语。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

3、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如同被反复敲击的琴键,其乐音往往是乐曲的主旋律,是文章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二、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注意确定有效答题区间。一般情况下,原文会用一些篇幅对重要概念进行说明或阐释,有的比较集中,有的则分散在文章的段落里。解题的关键就是要寻找相关信息,弄清楚重要概念的内涵。2.树立语境意识。35一般情况下,重要概念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词语组成句子来表达某种意思,因此,文中总是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出现与重要概念相关的信息。解题时要结合语境,联系全文,要有整体观念,认真理解语境,把握上下文的意思,切不可

4、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具体来说,就是三步筛选法:第一步,“勾画”:一是大概理解作者“说了什么”,二是命题者所拟制的选项多半与勾画出来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有关,这样可以比照异同,快速找到【答案】。第二步,“对照”:在答题的时候找到与题干相对应的内容,看是哪个词被删除了,选项与题干的意思是否符合,须仔细严谨地对照。第三步,“分析”:明白命题的思路,看看是否有下面的几种现象:①漏掉信息、以偏概全;②因果倒置、主客互换;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④无中生有、查无实据。考点一 

5、客观型例1、(2015·新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

6、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

7、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3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等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

8、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