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

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

ID:25135021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_第1页
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_第2页
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_第3页
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_第4页
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摘要:互联网信息网络在现代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传播速度和影响面都不可小视。公安机关的形象建设和负面消息的传播极大的影响到公安机关的形象建设,也影响到了公安机关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实现。论文关键词: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网络舆情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1]  郑州扫黄的光头神探、南阳公安局论坛回复的螳臂挡车和最近发生在洛阳市的性奴案件等一系列的事件将河南公安机关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尤其是在互联网上,这些信息

2、传播的影响力让河南省的广大民警体会到了互联网舆情的强大社会影响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入到了每个人的身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统计,中国网民数量已达4.77亿备案网站382万个[2]。庞大的网民数量和网站在社会当中的影响力已经不次于一家国家级的电视台。互联网正在社会管理、经济运行和文化传播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一、互联网舆情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  互联网上庞大的网民数量使得网络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组织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大。记者职业道德和操守的缺失又使得一些记者在工作时从不考虑自身

3、的社会职责,千方百计的抢新闻、制造热点,炒作卖点。甚至故意在采访过程中诱导被采访的对象往错误的圈子里走。距离社会对职业媒体人的操守和社会正义守门人的要求相差甚远。也与西方社会媒体记者的基本素质相差甚远。在舆情汹汹的药家鑫案当中,网络舆情对陕西省高院的司法独立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网络舆情在形成的过程中征兆非常细微,甚至实现毫无征兆但是经过网络的扩大和传播,形成通过倍增效应成为网络热点。只能通过经验结合网络媒体传播当中对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些热点问题前期处置。  (二)负面舆情是网民关注的热点  在互联网上,正面

4、新闻从来不是网民注意的对象。涉及拆迁、征地城管、公安办案和官员腐败等负面信息是网民兴趣的焦点所在。对负面新闻,网民从来是宁可信其有,在网络媒体当中,网民普遍失去了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甚至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由于发言者的身份处于不公开的状态,有关的规则限制和监督在发挥作用时存在时间上的限制和效率上的迟滞。网络向来是网民宣泄各种不满的平台。因此网络上各种负面言论充斥,给其他人员造成极大干扰。  (三)网上信息真假难辨  互联网络当中传播的各种消息由于发布者的自身所处的立场,对问题的认知能力有限,或者是在发布消

5、息的过程当中有其他企图,从而信息的真室性和客观性很难保证。但是对于信息接受者来讲,缺乏相关的依据。无法对信息进行判断,也由于接受者的个人心理倾向,或者是个人表述能力欠缺。这样的倍增效应使得网上传播的消息越来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造成网上虚假信息的泛滥。  (四)渉警信息是网络舆情的热点  警察在社会危机和矛盾当中处在最前沿,在社会矛盾的解决当中,警察始终处在矛盾冲突的最前沿。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与群众打交道接触最多。工作过程中常常面对的是违法犯罪人员,久而久之所造成的的习惯性思维,产生敌意心理这种心理障碍。社会

6、发展过程的失衡和就业、医疗教育等新三座大山对现代社会人员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宣泄只能指向处理矛盾的接触者。因此基层派出所是渉警舆情的重点产生单位。  二、互联网舆情应对解决的方法  互联网当中的各种舆情当中尤其是涉及到公安的刑事案件侦查和社会治安管理过程的舆情是各方媒体和广大网民竞相关注和炒作的重点。应对网络舆情和防止涉警舆情的炒作,做好网络引导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从思想观念上把涉警舆情作为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  网络舆情在是纸质媒体和电视广播后的第三大媒体,在现代社

7、会,由于互联网发布信息的随意性,审查的宽松性和在社会当中的普及性等原因,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发泄情绪的主要方式和表达思想的主要通道。截至2011年三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出世界的平均水平,使用这种方式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尤其是在三十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当中,网民的整体数量占到网民总数的近百分之七十。[3]这部分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思想活跃,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对网络上的各种消息发表意见和建议的积极性很高,并会积极主动的影响周围的人员,形成网络

8、舆情的倍增。在这个过程当中部分人由于掌握信息的数量差异,对有关事件处理的专业知识差异等原因,更加恶劣的是某些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推波助澜,恶意散布虚假信息,发泄心中的不满。因此,网上涉警舆情以负面舆情居多。所谓的仇官、仇富仇警察是对网络舆情热点的高度概括。  (二)提高涉警舆情高发部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涉警舆情多数产生在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治安、刑侦和交通管理等部门。尤其是治安部门,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