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

ID:25176239

大小:4.19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1-15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_第1页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_第2页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_第3页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_第4页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王敏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诊断内容概念解剖基础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MRI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概念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combineddegeneration,SCD)是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故又称维生素B12缺乏症SCD发生于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的缓慢进展的退行性变呈现进行性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深感觉障碍及周围神经损害常伴贫血SCD解剖基础后索(薄束、楔束)传导本体感觉+深感觉踩棉花(患者闭眼时不能确定相应部位、各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方向以及两点间的距离)侧索(

2、皮质脊髓侧束、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触觉侧索脊髓小脑前束--本体感觉脊髓小脑后束--深感觉SCD病因VitB12摄入不足VitB12消耗增加VitB12吸收不良VitB12代谢障碍VitB12缺乏神经系统损害贫血主要位于脊髓、周围神经、视神经和大脑白质,而脊髓是最早最常受累部位,多从后索受累开始SCD发病机制维生素B12是DNA和RNA合成时必须的辅酶,缺乏则导致核蛋白的合成不足,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甲基转移化反应,这些甲基转移化反应是合成神经髓鞘必需的,所以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髓鞘的脱失和轴索的变性SCD临床表现40岁以上的

3、成人,男女皆可患病,病情逐渐加重首先:全身乏力和对称性肢体远端的麻刺、烧灼、发冷等感觉异常侧索变性时:双下肢无力或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后索变性时:下肢共济失调,肢体动作笨拙,步态不稳,容易跌倒,闭目难立晚期:有括约肌症状SCD病理改变以中胸段脊髓后索及侧索中的锥体束最早最常受累早期为髓鞘的肿胀、断裂,随后出现轴索变性和脱失类似改变也可发生于周围神经、视神经和大脑白质中,大脑灰质、脊髓灰质和脑膜一般不受累“倒V字征”或“反兔耳征”在脊髓后索或/和侧索见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神经胶质增生、水分增多所致MR

4、I诊断MRI诊断脊髓后部的长T2异常信号改变并非SCD所特有若异常信号灶仅见于后索、侧索,且没有明确的节段性则应高度怀疑SCD的可能性经治疗后,病灶缩小或消失,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好转呈正相关,可有力支持诊断C3-6节段颈髓后部带状稍长T1、长T2信号T2WIT1WI病例一:女,54岁,双手无力1月余,体重减轻约20斤,无贫血貌。后索“倒V字征”“反兔耳征”T2WI当日查血维生素B1241pg/ml(正常值:180-914pg/ml;缺乏:<145pg/ml)T1WIT2WIT2WIT2WI病例二女,55岁,双上肢麻木,临床有贫血

5、颈段及上胸段后索,范围超过4个椎体当日查血维生素B1235pg/ml(正常值:180-914pg/ml;缺乏:<145pg/ml)T2WIT2WI病例三,女,65岁,握物不能,双手麻木,针刺感脊髓后索典型“倒v字征”或“反兔耳征”病例四:患者,男,76岁,双手麻木。FS-T2WIT2WITRA-T2WI鉴别诊断:多发性硬化病变位置:颅脑和脊髓多发,脊髓病变呈多节段性分布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缓解复发交替病史患者,女,57岁,多发硬化2年,遗留左侧肢体麻木不适。2013年3月2014年1月,胼胝体压部病变消失T2WFLAIRDWIDW

6、IADCADC同一患者,颈髓内病变(2014年1月)T2WIT1WIT2WI另一脊髓脱髓鞘患者:女,24岁,双下肢麻木无力1月余,加重3天。多节段,累及颈髓及胸髓,同时累及脊髓灰质和白质,不局限于脊髓后索或/和侧索。T2WIT1WIT2WIT2WI鉴别诊断:脊髓压迫症病变位置:有明确的椎管狭窄部位临床症状:有神经痛和感觉障碍平面男,68岁,无诱因出现颈项部酸胀不适伴上肢麻木。椎管狭窄明确,相应部位脊髓受压,萎缩、软化征象。T2WIT2WI鉴别诊断:脊髓梗死超急性发病,快速进行性四肢瘫痪,临床表现重病变多位于脊髓腹侧,即脊髓前动脉

7、供血区域,临床上运动功能障碍较感觉异常多见SCD预后发病3月内积极治疗可完全康复超过3个月很难恢复未经治疗,症状持续发展,2-3年可致死亡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关键小结解剖学基础---白质纤维束病因、发病机制---维生素B12缺乏临床表现---乏力、肢体远端的感觉异常,闭目难立病理学基础---髓鞘的肿胀、断裂,轴索变性和脱失MRI诊断---“倒V字征”或“反兔耳征”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