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

ID:25191371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第1页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第2页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第3页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第4页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摘要:“教育是互相感人的,是教人化人的。”没有感化就谈不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育与智育、与德育在培养四有新人的总目标上是紧密相连、息息相通的。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教育情感陶冶事实教化摘要:“教育是互相感人的,是教人化人的。”没有感化就谈不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育与智育、与德育在培养四有新人的总目标上是紧密相连、息息相通的。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教育情感陶冶事实教化音乐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不加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

2、血管中流通的血液。”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作为高中艺术欣赏课,我始终以动为主,以情引动,以动促学,以学养意。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一、情感陶冶与事实教化我们知道:教育是互相感人的,是教人化人的。没有感化就谈不上教育。对欣赏课来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音乐教师不仅是一个美的传播者,而且还是一个集口才、博学、演唱、演奏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要将课堂作为舞台。讲课做到四位(即情绪、声音、表演、角色等),用自己真情实感去拨动学生的

3、心弦,以唤起他们心灵的共鸣,从而达到音乐形象的塑造。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仿佛见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惨淡的灯光下,走在厚厚的大雪中,穿着破旧的衣衫。阿炳用右手夹着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的拉着,在飒飒的风雪中,发出凄美的袅袅之声。这就描绘出这位盲艺人艰难困苦的生活历程,深深地揭示出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的生活意志,倾吐了世间不平的控诉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恩格斯曾经这样评论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真是了不起的音乐,假如你没

4、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那你就可以说等于一生没有听过什么好的音乐”。列宁在听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后说:“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他把革命歌曲,看成是人们满怀信心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力量源泉。对列宁你不用给他面包吃,只要给他唱《同志们勇敢地前进》就行了。这是与他一起战斗过的同志们诙谐的说法。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毕业歌》等革命歌曲,奔向抗日的战场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表达了人民大众为了保卫祖国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无穷无尽的潜在力量,起着鼓舞人民斗志的巨大作

5、用,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向学生介绍波兰音乐家肖邦20岁时,祖国正遭到俄国沙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被迫流亡国外。临行时,他跪在祖国的土地上,捧起家乡的泥土,一次又一次地亲吻着,最后取出一个银杯,严严实实地装满祖国的泥土,一直伴随他在国外流亡19年。在异国他乡,他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以爱国思想为精神支柱,创作了大量的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而享誉全球。39岁的他在临终时表示,用故乡的泥土将它埋葬,以表达自己怀念故土、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这颗心脏至今还留在波兰国家博物馆,供人们瞻仰并教育后人。这些事例对

6、学生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作用,加深了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共产主义和人生观的教育。二、美育教育喜结硕果美育教育是党的“五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地处霍山脚下的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该校在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模范单位”称号。近几年来该校音乐、美术专业始终居于霍州市其他学校之首,享誉一方。该校校长薛国全深有感触地说:“学校的音乐教育与智育、与德

7、育在培养四有新人的总目标上是紧密相连、息息相通的。”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音乐特长生之所以有如此成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几手抓(德、智、体、美、劳),并且做到几手都要硬。为此在完成音乐教育的基础上成立了合唱队、管弦乐队、舞蹈队等,近几年来多次参加省市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又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并向首都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及省内各音乐学院输送了许多音乐人才。实践证明,学习音乐不但不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反而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休息和松弛,而且由于大脑抑制中心的更替,导致神经兴奋的

8、再现,促进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甚至有助于灵感的形成。国内外不少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等对音乐都很有研究。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兴趣十分广泛,不仅喜欢下棋,更喜欢文学、雕刻、芭蕾舞和音乐。是音乐陪伴了列宁一生,帮助他进行斗争,使他得到了很大的精神享受。在当前全国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式下,个别学校的领导仍在拼命抓升学率,而挤掉了高中必修的艺术欣赏课以及文艺活动的开展。他们认为艺术课的开设减少了文化课学习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