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

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

ID:25204114

大小:68.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8

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_第1页
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_第2页
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_第3页
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_第4页
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摘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该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和学生成绩新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具体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同时,对课程改革中的几点启示也作了说明。关键词:高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园林植物保护》相关课程的教学成果直接影响到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工作的能力,而目前国内很多开设园林技术专业的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2、和手段、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均滞后于社会对该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笔者在借鉴相关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保护》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课程的地位、作用及课程目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的出台,各地争相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农村生活城镇化、城镇生活园林化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现实,园林绿化事业蒸蒸日上,社会对高素质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十分迫切。园林技术专业主要涵盖四个职业尚位群,分别是园林设计、

3、园林施工、园林植物养护和园林植物生产经营。在这四个岗位群中,园林植物保护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如果没有植物保护介入,在园林设计中就可能忽略植物的生理特性,在设计中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就会有劣质的虫源木、病源木混入,由此将对绿地环境和植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这两个从业岗位中,只有全面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才能使园林绿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后两个岗位中,植物保护技术则是核心的职业技能,技能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因此,园林植物保护应覆盖园林绿化

4、的全过程。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季节性、地域性强的特点。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园林植物保护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必需的职业素养。在专业技能上,要求学生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能够对病虫草害进行田间识别和室内鉴定,能够对病虫草害进行调查和预测预报,能够依据调查和鉴定的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能够合理运用药剂和器械实施防治,能够分析防治效果并总结经验。在职业素

5、养上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安全生产意识。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改革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在与行业企业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对职业尚位和生产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与设计基于生产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专业课程。课程改革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课程开发思路,以能力为本位,围绕基本能力确定

6、教学内容;以技能为主体,依据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理论知识贯穿到技能中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不同季节发生的典型病虫草害为主线确定教学内容的顺序;根据生产过程安排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改革由于园林植物病虫草害的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不同园林植物种类发生及为害的情况不同,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也各有差异,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通过对本地典型病虫草害的识别鉴定、调查预测、防治实践及总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

7、旁通的目的。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病虫草害田间识别和室内鉴定、病虫草害调查和预测预报、防治方案制定与实施、药剂和器械运用等4个教学项目、24个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详见表1。由表1可知,课程教学内容不以任务罗列次序为顺序,而是以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发生的典型病虫草害为主线确定顺序,教学任务则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任务来安排以库尔勒市为例,2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对食叶害虫春尺蠖各虫态观察和防治的有利时期,在这期间依次实施项目1之任务1,项目2之任务1,项目3之任务1,项目4之任务1

8、和5。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是吸汁害虫枣球蜡蚧观察防治的最佳时机,这一阶段将依次实施项目1之任务2项目2之任务2,项目3之任务2。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都要反复训练识别、调查和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和药械等农药使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技能,这些重复并不是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呈阶梯式的递进,由此,学生的专业知识容量在逐步增加技能在逐渐娴熟,观察问题更加敏锐,分析问题更有针对性,综合防治效果也日趋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应用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