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

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

ID:25234999

大小:73.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_第1页
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_第2页
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_第3页
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_第4页
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非关系发展的历程与展望贺宝玉﹡严磊(1.运城学院,山西运城044000;2.运城学院,山西运城044000)摘要:中非之间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两千多年。丝绸和瓷器始终是古代中国与非洲贸易的主要产品。随着历史的演进,中非之间的互动贸易渠道不断增多、内容不断丰富、手段也呈多样化,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古代中非交往的壮丽史诗。新中国成立以后,中非关系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非之间在相互反殖、反帝、反霸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关系在经贸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中非关系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尽管当前中非关系中存在一些不稳定

2、的因素,但总体来看中非关系仍将继续大步向前发展。关键词:中非关系;发展;展望中图分类号:K10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贺宝玉(1974-),男,汉族,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人,助教,历史学硕士,从事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联系方式:邮箱:hebaoyu124@163.com,电话:13613598632,中非关系是以中国与非洲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及其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对外关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非经贸关系的深化,中非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一

3、个热门话题。本文即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中非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做一个大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中非关系的未来。一源远流长的中非关系中非之间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以前,中国同非洲之间就建立了间接的文化、贸易往来。埃及是最早同中国建立这种友好关系的非洲国家之一参考文献[1]陆庭恩.《非洲问题论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543.。由于路途遥远,最早的时候中埃之间只有一些零星的接触。直到汉武帝时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同埃及的贸易、人员、文化上的往来开始明显增多。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这两条商路,将中非两个遥远

4、的大陆逐渐联系起来。丝绸是最早进入非洲的中国产品,也是中国在古代世界的文化象征之一[2]胡锦山.《非洲的中国形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当时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是通过丝绸对中国产生了最初的印象。非洲也不例外,埃及的贵族非常喜欢中国的丝绸,并以穿中国的丝绸为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所穿的丝袍,就是产自中国。当时埃及的贵族是如此的喜爱中国的丝绸,以至于今天在埃及的很多古墓中也会时不时的发现中国的丝绸。例如在1993年,奥地利考古学家在埃及第21王朝的一具木乃伊身上就发现了中国的蚕丝纤维[3]杨光等编.《中东非洲发展报告(200

5、6-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这证明了中国同非洲的交往至少也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公元一世纪以后,罗马人占领北非,埃及同中国的贸易变得更加频繁。大批中国产的丝绸经过亚历山大港中转后,被运送到意大利和罗马帝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其它领地。据西方早期历史学家的记载,到公元4世纪时,罗马人穿戴中国丝绸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罗马人不分贵贱都穿戴丝绸”,可见当时中国同埃及、罗马的贸易往来已经相当可观。而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作为中国与罗马海上贸易的中转港,已经成为地中海地区重要的纺织业贸易、加工中心。当时的埃及人不仅从中国输入大量的丝绸成品

6、,还购买中国的生丝进行加工贸易。大约在公元3-7世纪时,埃及从中国引进了提花机的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当地纺织技术的发展。而此时埃及也有不少商品辗转传入中国,如玳瑁、象牙、琉璃制品等,对促进两地的文化、技术交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6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中非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日益加深。公元一世纪时,西方著名的《红海回航记》一书中就首次提到中国,认为中国(秦国)位于大海的尽头,中国的北方有个很大的城市叫做秦尼(长安),除此以外,还对中国与非洲间的丝绸贸易有了简单的介绍。到公元2世纪时,著名的地理学家托勒密撰写了《地理志》,对中国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描述,认为秦尼国和

7、赛里斯(Seres,古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别称)位于亚洲的最东边,距离埃及路途遥远,中间跨度有八个时区,但中国同埃及之间已经有了固定的商道通行,可见对于当时非洲人来说中国并不陌生,非洲人已经开始了解中国。在中国方面,随着海外通商的增多和外国使节的频繁到来,历史学家对非洲的一些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166年罗马皇帝安敦派遣使者沿海道经越南,向当时的东汉桓帝进献象牙、犀牛角、玳瑁等物。这些物品均产自非洲,也是非洲物产进入我国最早的官方记录。除此以外《史记》、《汉书》、《魏书》等典籍中对非洲的情况也有所涉及。另据历史学家考证,在这一时期频

8、繁出现在历史典籍中的犁鞬(或作犁靬)指的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城[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