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ID:25235599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8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_第4页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陆建华顾海英我校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乡村学校,学校地处长江之畔,惊心动魄的渡江战役东线起点就在长山。为此,学校紧紧依托区域优势,充分挖掘地域丰富的育人资源,把“长江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围绕这一主题,学校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建设长江微缩景观、长江文化壁、长江文化走廊,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省级课题“基于长江文化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和国家级少先队课题“‘四好少年’成长路径和载体的研究”的工作。依托“长江文化研究院”和“长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积

2、极开展“弘扬长江文化,创建渡江中队,争做长江少年”专题教育活动,着力把学校建成以“弘扬长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为品牌的特色学校。一、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目标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先导工程我校地处长江之畔,长江水滋润着长山的土地和人民,长山人与长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处于这样地理位置的一所学校,如何利用好它的地理资源优势,挖掘利用好长江及地方的历史、地理、文学等文化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所用,长小人作了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我们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学校文化建设的宗旨:文化立校,文化立人。具体来说,就是把“弘扬长江文化,提

3、升人文素养”作为学校品牌建设目标,将“基于长江地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定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通过凝练长江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以及长江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熏陶学生,为学生未来发展夯实基础。“涵容、坚毅、智慧、创新”就是我校的长江文化精神。在师生共同的探讨中,我们对这“八字”长江文化精神作了如下的诠释:涵容:学会做人,要胸襟博大,宽以待人。坚毅:学会做事,要有理想,坚持不放弃。智慧:学会学习,要有灵气,善于学习。创新:学会合作,要有梦想,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之举。在潜移默化中,长江文化精神化为了学校

4、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引领着师生的行为方式,不断塑造师生特有的品格和气质。二、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最高境界要使学校共同价值观真正走进师生的心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物化学校文化。我们通过开展征集校歌、设计校徽、征集长小学子形象主题词等一系列活动,让长小文化精神逐渐融入师生的心里。《长江少年之歌》是我们创作的校歌。“葱绿的长山,奔腾的长江,崇圣学堂风雨激扬,唤醒了丙午年惊涛骇浪,同心同乐共享共赢,我们是快乐长江少年,涵容坚毅智慧创新,我们茁壮成长铸造辉煌”。这首歌雄壮豪迈,彰显了

5、学校文化的底蕴,寄托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包含着师生们共同遵循的基本态度、基本准则和人生信念,为未来奠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美好的未来。我们设计了校徽,下图就是我校的校徽:为一轮红日,小学生就像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充满光明和希望。为一叶绿舟,寓意为学生应有开阔的视野,在风浪中迎接挑战,驶向知识的彼岸。一如长江的“坚毅”。为长江流水,学生既有水的宽阔胸怀,又有水的灵动气魄。一如长江的“涵容、智慧”。红日、绿舟、长江整体组合,就是一个展开双臂、迈向未来的少年儿童,也是一个变形的“长”字,与变体的“山”字一

6、起组合成———长山。整个校徽呈圆形,色彩热烈奔放,催人奋斗、催人奋进,象征着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共创长山中心小学美好的明天。三、培育高素质有专长的师资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工程教师是一个学校生命和活力所在,是一个学校精神和力量的依靠。学校先进办学理念的实施、创建特色学校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制订“长小教师团队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完善“班主任工作坊”和“青年教师发展中心”两大平台,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完善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评价制度,提升

7、教师学科素养和团结协作能力。1.师德建设。倡导教师做一名有德性的教师,要求教师拥有“五心”:爱心、责任心、奉献心、耐心和静心,积极开展以“爱心、责任、奉献”为核心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师德标兵的评比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2.师能提高。自我成长工程:教师要通过自我规划、学习实践、反思提升三个环节,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和能力;学习培训工程:学校要通过构筑平台、提供机会、优化机制,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团队建设工程:学校要积极加强学习型备课组、学习型教研组

8、、学习型年级组等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制订好相关的工作条例,形成良好的团队文化和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3.分类提质。发展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把优秀的年轻教师吸收进来,与名师零距离接触,走出去,请进来,在丰富、扎实的活动中历练成长。提升中年教师,要争创条件,积极申报无锡市、江阴市骨干教师,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壮大名特优教师队伍,重视学校名师培养,发挥名师作用,提升教师教学软实力。4.读书工程。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在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