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修改与宪法自治论文

论宪法修改与宪法自治论文

ID:2525381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论宪法修改与宪法自治论文_第1页
论宪法修改与宪法自治论文_第2页
论宪法修改与宪法自治论文_第3页
论宪法修改与宪法自治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宪法修改与宪法自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宪法修改与宪法自治论文宪法修改是对应于政治宪法或形式宪法的一个概念,而在以亚里士多德为首倡并为孟德斯鸠、戴雪和萨维尼等人所继承的生活宪法形式下,则只发生宪法的变迁问题,似乎不可能有宪法修改存在的空间。亚里士多德认为宪法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其间土地、人民、习俗礼仪、经济、政治和教育等要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他认为最理想的政体与人类最崇高的生活方式之间在本源上相互依赖,后者正是前者的的内容。他说:“人们如果对于这点还不清楚,则对于理想政体的性质也不一定明了。两者既在本源上相互关联,那么世界只要不反乎常道.freelann,TheDifferentionofsociety

2、,.freelbiaUniversityPress,1982,p949(美)霍伊:《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哈耶克的政治思想》,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页。10(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96页。11布坎南的制度建构主义观点也被当代一些著名的美国宪政学者所接受。如斯蒂芬L埃尔金和爱德华索乌坦就编一本关于宪政方面的著作,其书名就是《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埃尔金认为“宪政论这个术语凸显这种制度思想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倾向于设计或建立整体政治秩序和对这种秩序的改革。”他还说:“大规模的设计是可能的,只要在设计过程

3、中和在涉及那些操作制度所需知识的数量方面考虑到人类理性所受到的限制。”作者补注。12夏勇曾在《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文中将宪法的根本价值追求表述为:“宪法的价值理性”和“宪法之道”。由于理性和价值都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笔者觉得似乎用“宪法之道”的表述更确当些。13转引自(美)JW加纳:《政治科学与政府》,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808页。14李龙:《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15与法俄式革命浪漫主义相对峙是制度演进主义道路。他们认为人性是幽暗的,对人性的启蒙只能是弱启蒙,只是使人们认识到人的理性的有限性而已,因此制度的生成过程

4、只能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政策性的推进与宪政的进路相悖。作者注。16毛泽东在起草“五四”宪法时,说道这部宪法是配合总路线的实施而制定的,至少要管十五年。可是后来由于党的认识的变化,使得“五四宪法”仅过几年就名存实亡。作者注。17参见:秦前红、李元,《中国共产党对立法的影响》,载于中国公法网。18在中国的政治背景下,一个值得深层考虑的问题是,推翻或者否定共产党的一个具体意志和行为是否意味着否定共产党本身。过去共产党追求合法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自己犯了错误,自己能自我革新、自我改正。当我们以一种体制从外部去纠正共产党的错误时,共产党如何保持和体现权威性,是需要深思的问题。19只

5、要违宪的法案不能成为法律能作为一条根本的原则,而立法的过程真正体现公开性和竞争性,则从技术层面来讲,避免违宪的立法出台似乎不是臆见难事。作者注。20这种机制只是从实然层面上一种预构,从应然层面上来说,宪法适用机构应具有独立性和终局性的特征,亦既具有自治性,但这需要政治体制的巨大变革方可完成。作者注。21立法义务是在德国公法理论中特别发达而在我国一直备受忽视的问题。我国宪法条款中有许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