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肿疽病的诊治论文

牛气肿疽病的诊治论文

ID:2526121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牛气肿疽病的诊治论文_第1页
牛气肿疽病的诊治论文_第2页
牛气肿疽病的诊治论文_第3页
牛气肿疽病的诊治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牛气肿疽病的诊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牛气肿疽病的诊治论文.freel,宽0.5~0.6μm。能运动、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freelin、0.2%升汞10min或3%福尔马林15min方能杀死。2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各种牛,其中黄牛最易感染,绵羊、山羊、骆驼和鹿发病很少,气肿疽疫区的猪,偶见发病。马属动物、肉食动物和人均不感染。病牛是本病的传染源,但并不直接传染给健康牛,而是污染的土壤随饲料或饮水间接进入消化道而感染。本病常见于3个月至4岁的牛,2岁以下的黄牛更易患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季节性,春、夏季放牧(尤其在炎热干旱时)容易发生,而严冬则少见。3发病机理芽胞被牛吞食后进入内含腐败物质的无氧肠腺中繁殖,

2、经淋巴和血液循环到达肌肉和结缔组织,在受损的部位繁殖并引起病变3。气肿疽梭菌在受损肌肉组织繁殖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毒素、透明质酸酶和DNA酶,这些毒素可使红细胞溶解、间质透明质酸分解、血管通透性增强、组织细胞坏死,因此局部发生高度充血、出血、溶血、浆液渗出和肌肉变性、坏死。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和糖原被分解,产生有酸臭气味的有机酸和气体,即形成本病特有的气性坏疽。由于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大量毒素和有毒产物,故可引起毒血症,病牛常因中毒和休克而死亡,动物死亡后,细菌还能借尸体温度繁殖,分解实质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肝脏糖原丰富,因此这种分解过程更为强烈,少数康复动物可产生保护性抗体。4症状潜伏期一般

3、为2~7d,黄牛常呈急性经过,病程1~3d。体温升高、不食、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体温达41~42℃,轻度跛行;肌肉丰满部(如臀、大腿、腰、荐、颈、胸、肩部)发生肿胀、疼痛。局部皮肤干硬、黑红,按压有捻发音,叩之有鼓音。病变也可发生于腮部、颊部或舌部,局部组织肿胀有捻发音。肿胀部分皮肤干硬而呈暗黑色,穿刺或切面有黑红色液体流出,内含气泡,有特殊臭气,周围组织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呼吸增速,脉细弱而快,病程1~2d。5病理变化尸体迅速腐败和臌胀,天然孔常有带泡沫血样的液体流出,患部肌肉黑红色,肌肉间充满气体,呈疏松多孔海绵状,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出血或水肿;肝、肾呈暗

4、黑色,常因充血稍肿大,还可见到豆粒大至核桃大的坏死灶;切面有带气泡之血液流出,呈多孔海绵状,其他器官常呈败血症的一般变化,尸体因迅速腐败而高度膨胀,常从口、鼻、肛门、阴道流出带泡沫的红色液体,其他器官有出血水肿或坏死灶等变化4。6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作出初步临床诊断,其病理诊断要点为:一是丰厚肌肉有气性坏疽和水肿,有捻发音;二是丰厚肌肉切面呈海绵状,且有暗红色坏死灶;三是丰厚肌肉切面有含泡沫的红色液体流出,并散发酸臭味。7防治对近3年内发生过气肿疽的地区,每年春季要接种气肿疽菌苗,大、小牛一律皮下注射5mL,小牛到6个月再加强免疫1次,免疫期约6个月。早期治疗用青霉素,

5、每天肌肉注射2~3次,每次200万~300万U,肿胀局部早期可不切开,直接用3%双氧水或0.25%普鲁卡因青霉素,于肿胀周围分点注射,后期必须在严防散毒的条件下,迅速切开,除去腐败组织和渗出液,用1%~2%高锰酸钾水或3%双氧水充分冲洗,而后撒布磺胺粉。还可以用四环素、金霉素等治疗,或10%磺胺噻唑钠溶液,静脉注射,2次/d,每次100~200mL。一旦发生本病,对牛群逐头检查,发现病牛、疑牛就地隔离治疗,其他牛立即接种气疽菌苗,原厩舍及用具饲槽等均必须用10%的漂白粉水或0.2%升汞溶液等彻底消毒。病尸严禁剥皮或食用,应连同污染垫草等一起烧毁或深埋。8体会册亨县群众在生活困难时期,对死因

6、不明的动物尸体剥皮吃肉,内脏随意散落,造成了环境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风、洪水及人畜的迁徙过程中,使牛气肿疽梭菌病原的范围扩大,一旦发生疫情,很难查清传染源。群众防疫意识淡薄,防疫观念不强,是造成牛气肿疽梭菌发生的主要原因。动物死后,群众不及时报告,反而将动物尸体出售给不法商贩,有的将动物尸体随意处置,造成了疫情的扩散,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大检疫力度,严惩不法商贩,杜绝病死畜流入市场。加大《动物防疫法》宣传力度,增加群众的防疫意识,主动、自觉地接受防疫,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按程序接种气肿疽梭菌疫苗,定期驱虫,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物自身的抗病能力。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