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民主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以社会民主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ID:25271964

大小:6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9

以社会民主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_第1页
以社会民主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_第2页
以社会民主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_第3页
以社会民主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_第4页
以社会民主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社会民主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社会民主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蒋德海内容摘要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本届政府提出的社会治理回归社会的目标高度融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在社会民主、社会治理回归社会、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时才有可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自己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治,当人人参与、推进依法治国之时,社会主义法治就会成为人民的内在需求,而唯有在这基础上,人民群众才会从内心拥护我们的法律,并使法律成为每一个公民的真诚信仰。..关键词社会民主法治国家社会有机体作者蒋德海,华东政法大学政党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1

2、62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这也是社会治理回归社会的应有之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本届政府提出的社会治理回归社会的目标高度融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实现社会治理回归社会;同样地,只有社会治理真正回归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有效实现。社会民主是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在现代法治国家,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本质上是民主和法治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民主、法治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合用。独立使用时,民主和法治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民主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法治则意味着国家的治理要依法行事。民主法治合用时,则表示这两种价值的结合

3、,是一种全新的民主和法治状态。所谓全新,一是民主之新,即意味着有法治的民主;二是法治之新,即是以民主为基础的法治;三是民主和法治的状态之新。由于民主的法治化,避免了古代和近代民主中的所谓“民主暴政”;由于法治的民主化,使善政成为可能,法治成为人民约束政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因此,民主法治作为一种社会和国家状态,其优越性不是单独的民主或单独的法治所能够比拟的,它是容纳、包容了民主和法治的优越性,同时又克服了单独的民主和单独的法治的缺陷,而升华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和国家治理模式。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无疑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民主法治状态和模式。以这种全

4、新的民主法治模式来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则,并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二是谁来建设,三是如何建设。这三个问题中,关键是第一个问题,即我们要建设的法治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它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目标。一般认为法治国家的概念于康德的名言:“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康德的法治国家具有很明确的公权指向性,即法治国家是指向政府的。建立法治国家的目的是要把公权关进笼子,以便实现人的目的:“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天赋的和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以及反抗压迫。”在批判传统的国家观方面,马克思无

5、疑是最为深刻的。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国家优于社会的法哲学批判,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国家观,明确社会先于国家,国家产生于社会并受到社会制约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对国家来说是必要条件”。“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马克思的社会和国家观中,包含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诸多丰富思想成果,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的理论武器。第一,社会决定国家。国家的形态包括国家的本质等都是由社会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

6、的国家。宗教社会产生了神权国家,人治社会产生了专制国家,民主社会则产生法治国家。“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因素。”第二,国家是同社会脱离的异化力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社会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最初通过简单的分工建立了一批特殊的机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这就是从社会产生出来的国家的“异化”。而异化了的国家,一要进行经济利益掠夺。“为了它自己的利益,从来不会错过机会来把越来越

7、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二要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控制。在取代了社会的国家里,所有的社会管理都纳入国家的范围,它“完全同在专制国家中一样,在那里,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方面:既包括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的执行,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有的职能”。第三,彻底解决国家异化的方向就是社会治理回归社会。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进步,在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上,经历了一个从社会到国家,再从国家到社会的演变过程。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用国家替代和取消社会的现实,只是社会管理的不人道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必然要被更人道的社会所取代:“在中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