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沸腾壶审计法

杜邦沸腾壶审计法

ID:25315637

大小:50.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杜邦沸腾壶审计法_第1页
杜邦沸腾壶审计法_第2页
杜邦沸腾壶审计法_第3页
杜邦沸腾壶审计法_第4页
杜邦沸腾壶审计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邦沸腾壶审计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杜邦沸腾壶风险审计模型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启示   杜邦沸腾壶风险审计模型是美国杜邦公司创建使用的风险审计模型。这种模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审计对象是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公司在审计前将风险因素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定有不同的风险级别,分为高风险、敏感风险、适中风险、低风险。审计主体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因素进行不同程度的审计,一般来说风险级别越高所配置的审计资源越多。这种方法用图形描述时呈壶状,所以人们称为沸腾壶法。沸腾壶法中有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是我国所没有的,因此这种方法对我国的审计工作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沸腾壶法审计模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 

2、  杜邦沸腾壶法审计模型之所以能够较好的施行,是因为具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基础即风险管理。这是美国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我国有一些企业采用了,但绝大部分没有引入。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培养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杜邦公司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本。   风险本身是一个控制论中的概念。控制论认为系统是存在风险的。但是运用到经济理论中,风险是一个难以确定的概念。中国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教材中认为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澳大利亚教授、微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席斯博士认为只有失败或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才是风险,好的影响则

3、是机遇,但结合2001《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定义可以得出,风险是一个实践的不确定性,这个事件对目标的实现具有影响风险不仅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风险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时间性等特性。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之中,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方式。杜邦公司就是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将风险管理渗透于企业各项活动,

4、使之普遍存在于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识别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该管理过程首先确定一个总体的战略目标,让管理者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有一个总体层面上的认识,然后再从全局、从总体层面上考虑企业的各项活动。比如,企业在下一年的生产销售之前,先在前几年的经营情况基础上综合考虑下一年所要面临的风险,然后将风险逐层分配到个生产销售等各经营环节,对下一步的经营做出规划。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反应、风险评估、信息和沟通。企业风险管理实际上是将企业看成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两维世界中不断变化的动态,实体:企业

5、不仅要注重过去和现在的状况,更要对未来做出判断和预测。我国所缺乏的就是对企业未来状况的理解,缺乏对风险的认识,不能将企业看成是一个具有战略目标的组织。因此,当务之急是让企业管理者逐步树立起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完善风险管理,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经营效率。   二、沸腾壶法将风险作为审计对象,打破了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   在传统的审计中,内部审计独立于组织的其他部门,通过实施规定的程序,获取可靠的证据,经过认真地分析和专业判断,客观地对组织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和执行进行评价?沸腾壶法是以交易为基础,更加注重财务。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有:检查财务和业务

6、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确定所使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检查保护资产的方法,核实资产是否存在,保证资产不受损失;检查遵守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检查和评价各种资源经济的有效性的使用情况等。   从审计对象存在和发生的时间看,传统内部审计是对过去和现在组织发生事件的审计,是已发生的;从审计对象侧重点看,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评价,属于对企业硬性控制的审计,缺乏对企业软性控制的认知;从审计对象所影响的范围来看,内部审计是对过去的经营和治理状况的审计。因此,传统内部审计的对象从时间上看是过去的事情,忽视了企业作为一个战略组织所面对的未来情况的评价。沸

7、腾壶法改变了传统的做法,在原来内部审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风险的审计。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并且应当加以控制的,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企业的注意。杜邦沸腾壶法审计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风险作为内部审计的对象,打破了原来的内部审计只关心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局面,在评价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内部审计更加注重企业的未来,从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出发,就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关键的控制点执行是否能有效控制薄弱的环节、治理和改进措施的可行性提出认定,评价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以

8、风险为对象的审计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因此,风险审计就是审计主体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组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等工作的审计,侧重对风险管理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