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ID:25317455

大小:2.90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11-19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4页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目录I第一章总则51.1规划背景51.2评价目的与内容71.3评价依据81.3.1有关法律、法规81.3.2评价技术规范91.3.3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101.4环境保护目标101.4.1规划区域内环境敏感对象101.4.2规划区域环境保护目标101.5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21.5.1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121.5.2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121.5.3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131.5.4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131.5.5评价时段131.6评价标准131.6.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131.6.2排放标准141.6.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151.7评价方法及评价工作程序161.7.

2、1评价方法161.7.2、评价工作程序17第二章规划概述182.1规划范围182.2规划目标192.3规划主要内容192.3.1水资源规划202.3.2节水规划212.3.3防洪规划222.3.4水电开发规划232.3.5水资源保护规划232.3.6水土保持规划24第三章规划区域环境概况263.1地理位置、社会经济与交通263.1.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263.1.2社会经济263.1.3交通273.2自然环境概况273.2.1地形地貌273.2.2地质283.2.3地震283.2.4土壤283.2.5水土流失293.2.6气候293.3水环境293.3.1河流水文293.3.2泥

3、沙303.3.2水质313.3.3水资源利用现状313.4生态环境323.4.1植物323.4.1陆生动物363.4.3水生生物363.5大气与声环境363.6社会环境363.6.1经济状况363.6.2旅游资源、文物古迹373.6.3人群健康373.7规划区内主要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373.7.1主要环境问题373.7.2规划区不受规划影响前提下的环境发展趋势38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04.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04.1.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与分析404.1.1.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404.1.1.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404.1.1.3对水生生物的影

4、响预测与分析414.1.2运行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与分析424.1.2.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424.1.2.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434.1.2.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434.1.2.4工程运营对电站下游生态环境影响444.1.3对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影响预测和分析444.2水环境影响评价454.2.1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454.2.1.1施工期对地表水质影响预测与分析454.2.1.2施工期对水文影响预测与分析464.2.2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464.2.2.1运营期对地表水质影响预测与分析464.2.2.2运营期对水文影响预测与

5、分析474.2.3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484.3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494.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04.5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04.6固态废弃物影响评价514.6.1施工期影响514.6.2运营期影响524.7地质环境影响评价524.7.1库岸稳定524.7.2水库渗漏534.7.3诱发地震534.8社会环境影响评价534.9人群健康影响评价54第五章环境保护措施565.1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目标565.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565.2.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565.2.2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575.2.3水土流失减缓措施575.2.4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585.2.5声环

6、境影响减缓措施585.2.6固态废弃物影响减缓措施585.2.7人群健康影响减缓措施59第六章公众参与606.1公众参与概况606.1.1公众参与的方式、范围、内容606.1.2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及说明616.2调查统计结果616.3对公众意见的落实情况64第七章监测与跟踪评价677.1对规划具体项目的环评要求677.2监测计划677.2.1施工期水质监测计划687.2.2运营期水质监测计划687.3跟踪评价计划69第八章评价结论与建议708.1评价结论708.2建议71第一章总则1.1规划背景XX河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境内,为内陆河,属柴达木河水系,发源于鄂拉山西南的约根涌,源头海

7、拔5092m,由东南流向西北,最后汇入柴达木河。流域内地形条件复杂多变,中上游位于高山峡谷中,两岸均为荒山秃岭,地面坡度在40°-45°之间,植被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河床宽度20-50m,出山后进入XX山前倾斜平原,河水至此分散多股,与夏日哈河汇合变为潜流汇入柴达木河。XX河总河长123km,平均坡降12.6‰。流域属于温带荒漠区,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少雨干燥,蒸发强烈。XX河多年平均径流量5.156m3/s,年径流总量16260万m3。XX河流经XX镇、热水乡和夏日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