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

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

ID:25331598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_第1页
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_第2页
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_第3页
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_第4页
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作者:张长江任文杰王明君 朱明生 董胜利张凯【关键词】吸收棒  多发跖骨骨折是足部比较常见的骨折之一,治疗方法比较多。我院自1999年5月~2004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32例(共78根跖骨,本组不包括跖骨头和基底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1~49岁,平均31.5岁。同时2根跖骨骨折22例,3根跖骨骨折7例,4根跖骨骨折2例,5根跖骨骨折1例。各跖骨骨折分布情况:第1跖骨骨折9例,第2跖骨骨折24例,第3跖骨

2、骨折20例,第4跖骨骨折19例,第5跖骨骨折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4h内10例,2~7天以内16例,7天以上6例。1.2材料与器械均采用北京百优普泰医疗品有限公司提供的自身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棒及相关配套的手术器械。  1.3治疗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手术。第1、5跖骨骨折单独采用外侧入路,第2~4跖骨骨折采用足背侧入路。相邻两跖骨骨折可用1个切口完成,切口长3~5cm。勿损伤趾伸肌腱和足背血管、神经,清洁骨折间血肿、嵌顿的肌肉和筋膜,无需剥离骨膜,显露骨折断端。第1跖骨用直径3.2mm克氏针、2~5跖骨用直径2

3、.0mm克氏针自骨折远端髓腔钻入,过渡背伸跖趾关节后,从足底跖骨远端关节面足底侧边沿穿出,骨折复位后克氏针再逆行钻入近端跖骨骨髓腔且不穿过跖骨近端关节面。多根跖骨骨折分别重复上述步骤。每拔除一枚克氏针,取相应粗细且略短于跖骨长度的可吸收棒自骨折远端髓腔即上述克氏针所钻的通道中穿入,从足底跖骨远端关节面边沿穿出足底皮肤,骨折复位后用打入器把可吸收棒逆行击入近端跖骨髓腔。以可吸收棒穿至跖骨近端不超过关节面,远端与跖骨头关节面或皮质齐为宜。若为粉碎性骨折可把碎骨块复位后用可吸收线数道捆扎固定。伤口常规用生理盐水冲洗,彻底止血,原位分层缝

4、合,留置引流条,适当加压包扎伤口。患足石膏托外固定6~8周后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32例得到2~12个月随访,平均5个月。患足足弓外型恢复良好,行走无跛行,无跖趾关节和跖跗关节活动疼痛。除2例伤口边缘发生皮肤坏死,经术后换药和植皮愈合外,其它无伤口感染,无骨不愈合发生。3讨论  跖骨是足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5根跖骨并列构成足的横弓,跖骨与跗骨及其形成的关节共同构成足的纵弓,粗大的第1跖骨与足内侧的楔骨、足舟骨和距骨构成足的柱状结构,可以传导行走时的重力。第2~5跖骨构成足的片状部,有保持行走时足的平衡和稳定作用,完整

5、的足弓在跑跳或行走时可吸收震荡并保护足以上的关节及防止内脏损伤[1]。因此对于多发性跖骨骨折治疗时应注意恢复足弓的解剖形态,以便恢复足的良好负重和行走稳定功能。单根跖骨骨折一般移位较小,仅需简单整复石膏托外固定即可达到良好效果。但多发跖骨骨折往往是受到较大的暴力直接作用的结果,骨折常有粉碎且断端移位大,属不稳定骨折。伤后足背组织多有挫伤、肿胀、甚至皮肤脱套、撕裂而骨折开放,严重病例甚至出现足筋室综合症,甚至有足坏死截肢的可能。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由于骨折断端的相互限制作用,使复位极为困难,既使复位成功,外固定也难以有效

6、维持,在足部屈肌及骨间肌的牵拉作用,常导致侧方移位和背侧成角,治疗效果往往预期不佳。即使反复手法整复也很难达到满意效果,同时更增加患足局部损伤,并发症多。故多发跖骨骨折一般不适用于手法整复,须尽早手术或急诊手术切开、减压、复位并内固定。多发跖骨骨折临床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等。上述几种手术内固定方法各有优点,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但须在X线透视下进行,术者和患者不可避免地多次遭受有害射线的损害,如果骨折是粉碎性的,单纯

7、闭合撬拨复位穿针固定不可靠,碎骨块不能有效复位,骨折断端间隙大甚至有肌肉筋膜嵌顿,可能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人认为切开复位可能增加感染的机会,且加重了患部软组织及骨膜的损伤,从而使骨折愈合延迟,功能恢复较慢[2]。笔者认为切开复位的确增加了足背部损伤,但切开显露骨折断端的同时可以清除骨折部位的血肿,同时清除了嵌顿于骨折断端的肌肉和筋膜,使骨折断端能充分接触,粉碎骨块也能较好复位,同时降低局部皮肤张力,皮肤坏死并不多见。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简单,但克氏针光滑,骨折端可沿克氏针滑动,造成骨折断端分离、旋转,影响愈合。克氏

8、针固定一般针尾常须折弯留在皮肤外以便骨折愈合后取出方便,但外露的针尾需定期消毒包扎来预防感染,尽管如此仍有经克氏针针道感染甚至引起跖骨骨髓炎的危险。另外长期留在皮肤外的针尾不小心被触及时可引起剧痛和活动时有刺伤它处的危险。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