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谐家庭荣辱观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和谐家庭荣辱观建设的思考

ID:25365089

大小:5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关于加强和谐家庭荣辱观建设的思考 _第1页
关于加强和谐家庭荣辱观建设的思考 _第2页
关于加强和谐家庭荣辱观建设的思考 _第3页
关于加强和谐家庭荣辱观建设的思考 _第4页
关于加强和谐家庭荣辱观建设的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和谐家庭荣辱观建设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加强和谐家庭荣辱观建设的思考  一、和谐家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和谐就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美好模式。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其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一书中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画,主张“公正即和谐”。马克思和恩格斯

2、在《党宣言》中指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各阶层之间矛盾的原则和方法。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后提出的统筹兼顾、安定团结的指导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3、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种全新的社会和谐,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每个家庭和公民的责任。创建和谐家庭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个家庭的理想。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在我国,“家”与“国”是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可见,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的基本职能具有社会的大部分职能,尤其是家庭的生育职能和教育职能与构建和谐

4、社会联系更为紧密。社会是由诸多的家庭组成的,这个庞大的“肌体”要求所有细胞必须是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如果最小的细胞带有病毒或缺乏活力,势必感染其他细胞,并对整体产生影响,即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尽管和谐家庭只表现为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程度,而和谐社会要求的是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家庭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社会和谐是以家庭和谐为基础的。”[1]因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那么建设和谐家庭则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工程,是基础性建设,两者具有目标

5、指向的一致性。构建和谐家庭必须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家庭的性质、特点、以及各种类型家庭的不同情况进行设计,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二、和谐家庭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前沿阵地  2006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

6、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应具备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基本特征,蕴涵着深刻的伦理文化思想和理想道德追求,包含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保护环境、助人为乐、办事公道、惩恶扬善等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契合,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思想道德建

7、设实践的重要指针。”[2]“八荣八耻”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为我们树起了道德建设的新标杆,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应该倡导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提供了一个让普通社会公民容易识别的具体标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中去是当前建设和谐家庭的重要任务。  (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加强家庭美德建设  道德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特征,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作为一所全天候

8、的学校,给了我们最初始、最基本、最经常因而也是最持久的道德教育和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