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开题报告

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开题报告

ID:25457119

大小:145.8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开题报告_第1页
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开题报告_第2页
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开题报告_第3页
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开题报告_第4页
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胡志明市外语信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院(系)名称:外语系专业名称:中文年级:2012级学生姓名:黄玉草HuỳnhNgọcThảo学号:12DH690096指导教师姓名:周玉辉填表时间:2015年12月07日论文题目汉字起源的研究与论述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一)、研究依据: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对汉字的形成与构造产生兴趣,尤其是汉字的起源。因此,本文就把汉字的起源进行研究与论述。本文选择文献研究法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网络查找文献,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其次阅读有关汉字起源的著作、论文,进一步了解汉字起源的历史,再

2、摘录重要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最后确定总结的内容,撰写研究报告。(二)、研究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其中对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起了重大作用,就是汉字。汉字是一种民族艺术结晶,又是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称得上源远流长,异常丰富。正因为汉字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其衍变发展特别繁多复杂。我们都是学汉语的学者,不免有时会常常听到有人问某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读或这样讲。这些问题都关于汉字起源的构造。因此,本文选这个题目,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汉子的起源,初步了解从图画到图画文字再到文字发展的线索,不仅可以使自己更准确地使用汉

3、字,还能够增进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体会认识。有时我们通过分析六书结构与汉字的形、音、义,会获得了大量文化史的信息。选题的研究现状:关于汉字起源这个主题,历来说法不一,自古以来各个专家也有不同的观点。目前,在这个主题的研究中主要争论集中于两个观点。1972年,郭沫若在《古代汉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认为:“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我认为,这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和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在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认为那

4、些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王显春(2002)跟郭沫若同一个观点,他在《汉子的起源》明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提出汉字的起源是在大汶口的生殖崇拜文化的背景而形成的,距今约6300年,伏羲氏-太吴等是汉字的祖先。而王忠恕研究认为:“这些符号的刻画、笔势、形态、组合等各方面都与殷墟甲骨文基本一致”,“所以说这些符号应该是八千年前贾湖人使用的文字,……贾湖契刻才是中国汉字的正源,才是汉字的始祖”。贾湖契刻是中国文字的起源。8000年前贾湖契刻与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是书写工具、作用、造字

5、原理相同。虽然王忠恕和郭沫若所说符号并不是同一处,但这却无一例外的属于契刻符号,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契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除了符号说以外,还有其他不同的学说。早在1933年刘大白先生已提出:“至于图画,是比较繁复分明的工作,比用结绳的方法做简单浑括的记号难的多;要等到发明了刻画记号的方法以后,更进一步才能发明图画方法。先有记号,后有图画,正与从简单到繁复,从混沌到分明的进化通则相合。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文字是发生于记号和图画二源的,而记号一源,更早于图画。换句话说,也可以说图画是由记号演进的。“在20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在《古文学导论》中持“

6、文字的起源是图画”的观点。但后来他的观点有所改变,40年代他所写的《中国文字学》中却又指出:”最初的文字是书契,书是由图画来的,契是由记号来的。”总而言之,虽然各位学者的观点与发表自己观点的方式不同,但大多数都认为契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因此,我们进行研究以下几种说法如“结绳记事说”、“八卦占卜说”、“刻契记事说”、“图画记事说”、“仓颉造字说”等,除此以外,本文还证明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

7、,然后对其深入研究其的背景、内容与影响。最终,本文详细地研究汉字的“六书“结构、形音义的关系。(二)、本文的思路引言:1问题的提出2研究目的3研究现状4研究内容5语料来源一、汉字起源的说法1.1结绳1.2八卦1.3图画1.4书契1.5甲骨文二、汉字起源于甲骨文2.1甲骨文产生背景2.1.1半坡遗址2.1.2贾湖与殷墟遗址2.2甲骨文的内容2.2.1占卜2.2.1.1卜兆2.2.1.2卜辞2.2.2非占卜2.2.2.1记事刻辞2.2.2.2六十个干支2.3甲骨文的影响2.4甲骨文的研究现状三、“六书”造字法3.1指事3.2象形3.3会意3.4形声

8、3.5转注3.6假借四、余论4.1论文总结4.2有待进一步的思考问题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一、本文的创新点就是大多数的研究论文主要对汉字起源的说法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