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doc

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doc

ID:25521317

大小:1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0

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doc_第1页
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doc_第2页
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doc_第3页
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doc_第4页
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张为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本文在认可公募基金经理具有选股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绩优的明星基金季报披露的重仓股中按业绩筛选出股票,建立组合投资,对2005年二季度至2006年四季度期间的持有收益和风险进行验证,结论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克隆基金是一种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收益的行之有效的战略手段,而且,克隆基金的收益和风险因持有期间市场形势的不同会有不同。同时,本文也认为,由此揭示出来的投资基金公开信息披露制度问题值得作深入的探讨。关键词:明星基金;惯性交易;投资策略;证券投资基金作者简介:张为群,女,浙江金融职业

2、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证券投资理论。中图分类号:F8303.9文献标识码:A引言从1998年我国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发展起步至今,基金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其对稳定市场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其股票型基金专家理财、高研究成本的背后,其投资的有效性和信息披露制度的收益与成本研究也逐渐成为投资研究关注的领域之一。为了研究能否从基金公开的资产组合信息中获得收益,MaryMargaretMyers(2001)提出了在理论上创造一个克隆基金来检验是否能从这样的机会中创建新的投资管理方式。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克隆基金的收益率要好于被克隆的投资基

3、金,即使在扣费前被克隆的基金收益也不如克隆基金。MalcolmBaker等(2004)也曾指出,大量实证数据表明,基金所购买的股票通常比它们售出的股票有明显更高的收益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我们在去年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创建一个完全被动的克隆基金,能在节约费用及减少风险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本文的目的在于检验克隆基金战术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通过对明星基金公开披露的股票组合进行筛选,然后投资,然后测算投资效益模拟数据,结论说明,从2005年一季度明星基金的投资组合起始,模拟基金在2005年二季度至20

4、06年一季度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性。这证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克隆基金战术的有效性是很高的,当然,其有效性的高低和市场状态也是密切相关的,在证券市场由熊市向牛市转轨以及由牛市向平衡市或者反转市转换期间,克隆策略将给投资者带来比较大的下方风险,而在证券市场趋势温和向好即牛市发展比较稳定的阶段,运用克隆优秀基金的投资战术不仅收益性显著,而且下方风险也明显较小。本文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对投资者投资策略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一、信息披露制度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投资基金要公开资产组合季度报告。季度报告公布必须在季度结束的15天内进

5、行。举例来说,我们在2006年4月中旬左右,就能免费地得到各基金管理公司披露的在一季度各基金的投资收益状况。在本文中,我们将免费的利用基金经理在一季度前研究出的好股票,它就表现在季报中披露的十大重仓股中。一般我们认为,基金经理将会把钱重点投资于他认为好的股票上,而因为信息披露制度的存在,我们则可以顺带享受这免费的午餐。这就涉及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成本问题。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必要前提,公开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立市之本,最基本的制度之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保证股票、债券的直接投资者获得决策必须的相关必要信息;而投资基金为了吸引到足够多的投资者、得到他们的信任

6、,其本应属于商业机密的投资信息也不得不公开披露,这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他们为取得公众信任而产生的内在需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会一定程度上暴露他们在经营上的部分秘密,而投资基金股票组合的信息披露则不可避免地要被那些对信息到处唏嘘着灵敏的鼻子和耳朵的灵活投资者利用。现今各国证券市场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令获取投资信息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也令“羊群效应”发生得更为普遍(所谓的羊群效应,在我国被简单称为追风行为,指的是众多投资者相互模仿,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行为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和趋同性的现象)。从本质上讲,我们的克隆基金战术,就是一种跟风行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

7、EC)最近正在考虑修改那些约束着投资基金必须向投资人披露信息的制度和规则,或许投资基金披露信息的深度上确实存在着研讨和改变的需要。以往的一些研究确定地揭示了信息披露(mandatorydisclosure)制度存在着成本和收益。Waeners(2001)指出当投资基金被要求披露信息时存在两大潜在成本:一是投资人更加容易通过对基金资产流动信息的研究,来提前于基金交易(forntrun),由此导致投资基金意愿购买资产的要价的上升。二是信息披露可能缩减基金研究人员通过对证券资产研究获得的私有信息获得回报的时效。当然信息披露并不只带来成本的增加,它还涉及到投资基金的“门面

8、装饰”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