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ID:25553792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_第1页
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_第2页
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_第3页
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_第4页
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对语感不够重视,更多情况下是孜孜不倦地从结构脉络、修辞、逻辑角度对文章进行理性分析,而未能在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语言文字教学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只有知识的灌输,而对学生的诵读实践缺乏指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语文教学: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叶圣陶在《文艺作品鉴赏》也指出了语感的重要性: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味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

2、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敏锐的感觉。《济南的冬天》行文措辞优美,思想感情丰富、谋篇布局精巧,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方面是一篇很好的范文。下面以之为例作一简单说明。培养语感一般是通过诵读的方式,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可以对材料的停顿、抑扬、语调、语速等方面进行把握,进而感受的情感,从感性层面培养语感。但是,仅仅停留在诵读上还不能将语言内在的品质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还需要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采用加、减、换、改、联等方式对课文中的标点、词语、句式段落进行合理更改,通过比较的方式进一步领会词语使用的精当,感受文章的语

3、言美,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可这样做:一、在词语比较中培养语感将文章的词语用相似的词语进行替换,反复诵读原句和改句,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使用的语境。《济南的冬天》中不少词语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神韵,通过揣摩这些词语可以感受写作的匠心,从而更好地理解遣词造句的意图和其中传达出来的情感,再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朗读等外化的方式表现出的情感。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原句)树尖上盖着一朵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改句)将原句中的顶字改为盖,髻改为朵,哪一种效果更好?很明显,原句较好。盖字是

4、遮蔽、掩盖的意思,一般指覆盖面积较大,而顶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雪所处的位置在树的顶部,照应了树尖一词。同时写出了白雪的数量,即在树尖上累积了一小堆白雪。顶字在现代汉语中又有量词的用法,也与日本看护妇形成照应,并且引起了下文对日本看护妇的比喻,从而写出了矮松的秀美、对雪后济南的喜爱之情。髻是女子头发的装饰,表现了女子的秀气,为下文写小山的秀气埋下伏笔。通过词语比较,学生就可以理解性地感知的意图,从而在朗读中与的情感达到共鸣。二、在情感比较中培养语感入选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模块的课文还有朱自清的《春》,该文语言风格清新明丽,表达

5、了对春的喜爱、向往。文章结尾处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表现了春天的力量美,号召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在新的一年中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因此,应该用一种昂扬向上的语气朗读该文。该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将春天分别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三个排比层层递进,语气越来越强,最后达到高潮,而《济南的冬天》则使用了大量口语词和儿化词如像我最妙的对真小,这些词语让人感受到文章语言风格的随和、亲切,因此可以以亲切舒缓的语调进行朗读,从而感受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三、在句子形式比较中培养语感根据句子的特点,

6、对句型进行变换,从而更好地感受的感情。《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样评价老舍的语言风格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显的口语其所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及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济南的冬天》创造性地将夹注运用于现代白话文中,扩大了句子的容量。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原句)冬天要是不刮风,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便觉得是奇迹。(改句)原句中的像我就是一个夹注的成分,是对前面一个句子的补充,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深受冬天寒冷之苦,因此对他而言,济南的冬天是奇迹。改句依照的是现在的语言

7、习惯,通过朗读,学生发现改句在形式上就是长句,读起来拖沓冗长,没有原文的轻快、舒缓、自然,从而对文章的语言风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四、在修辞手法比较中培养语感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对文本进行二次加工,因此文学作品如何激发读者的阅读想象,排除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使用比喻、拟人句多达12处,有的时候连着几句都有。老舍虽然喜欢使用比喻和拟人,但是他绝不滥用,他主张比喻句应该用得新奇、精巧,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如果是普通的比喻,那不如不用。如: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原句)一道

8、儿白,一道儿暗黄,给群山披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改句)原句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群山在大自然的装饰下,呈现出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景象,并且这一切是自然形成的,水纹随着风会荡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