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

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

ID:25632182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_第1页
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_第2页
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_第3页
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_第4页
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谈林场国有林地的回收工作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和退耕还林政策,林场对国有林地回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工作中举步为艰,阻力重重,一部分流失的土地收不回来,退耕还林工作也进展缓慢,生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作为一名在林场工作多年的林业工作人员的我来说,对林场国有林地回收工作谈谈一点个人的见解和看法。  一、国有林地流失的主要方式  造成国有林地流失的原因是多

2、方面的,有政策失误所造成的,有管理失误造成的,也有人为造成的,但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肆意开垦,破坏林地现状和用途。这种方式自林场成立初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和普遍,但在法律政策日渐完善和管理力度日益加强的今天,这种方式已经形不成气候,其破坏力和影响力开始慢慢下降。二是圈地蚕食本文由.L.收集整理,变公为私。这种方式可视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其主要表现为,林区群众先是在林地里或有争议的林地里搭建看似无关紧要的棚子、低矮房等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变成饲养家禽、牲畜的场所和菜园,这种渐进的方式一般让人不易觉察也容易令人接受,但一经出现,却往往是最难处理的。

3、三是采用隐蔽的拉锯战术,通过烧、砍、拔和牧马放羊等方式破坏森林植被和新造林地,变林地为荒山荒地,使林地管理部门事实上对该片林地失去控制权。四是群体采用极富破坏力的方式公然与林业管理部门作对,集体参与破坏活动。这种群体事件一旦出现,则群众情绪将比较激化,影响比较巨大,危及林区的和谐与稳定,往往会惊动到各级部门,虽最终事态可以抑止,但日后将不能正常对林地生产实施有效管理和组织,形成林区的死角。以上四种方式,如今已在林场国有林地流失中占据了主要位置。  二、林地回收工作的难点分析  林业系统圈内有一句话,叫国有林地流失容易回收难,一语道出了国有林地回收工作的难

4、。林地回收工作涉及林场、政府、集体、个人等方方面面,处理不慎,全盘皆输。林地回收的难就难在于: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与有限的生产生活用地存在长久的矛盾。现在农村普遍以种养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种养的根基在于土地,土地的数量和分配总是有定量的,而靠科技提高单位生产量目前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且相当有限,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总要穿衣吃饭,生产用地不够他们就盲目地以身试法。二是林场的行政管辖权属于当地政府,与林场的林地管理权存在重叠,有些林场甚至直属于当地政府,林地管理与政府行为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国有林地流失回收具有极强的政策性,涉及面广,没有地方政府

5、的支持,回收问题就难以实现。其原因在于,于公而言,现在国家提倡和谐社会,讲求稳定胜过一切,于私而言,政府官员的政绩与选举与民众有相当大的联系,政府行为中难免有你好我好大家的做法。三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钻法律空子的案例屡见不鲜,林区群众知道国家对集体事件的处理相当谨慎,是以他们常以群体事件出现,使执法部门和人员有所顾忌。四是历史遗留问题,国家解放后,农村实行责任地,将土地承包到户,但在落实的过程中,未能以严肃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划定四至界,农林混居,界线模糊,有的甚至公然将国有林地向农民发放土地使用证或林权证,为以后出现的争议林、争议地埋下了无穷

6、后患。  三、林地回收工作的对策  三赢是解决林地回收工作的根本,缺一不可。所谓三赢是指林场、政府、群众的三赢,唯有实现三方面合作共赢,才是林地回收工作的长远大计。对于如何实现三赢,我有以下三个方面建议。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与有限的生产生活用地这对矛盾一天不解决,就不能算是国有土地顺利回收。事实上,症结与矛盾一并存在,矛盾一天不解决,症结也一天不消失。解决这样的矛盾有两种办法:  1、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办法,争取国家拨款,把生产生活条件极其缺乏的林区群众整体迁移安置,尤其是保护区核心区的农户;  2、在群众承认国有林地所有权的

7、前提下,通过双方充分协商、协议,有选择、有条件地划出一定面积的林地与群众开展联营,从提供苗木、技术指导等角度帮助林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其次,林地的双重管辖性质,注定了管理上的弊病。这就需要林场必须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认真做好勾通和协调工作,除了自身积极扶持林区群众搞好日常生产生活外,还要为老百姓穿针引线,把政府惠农政策如退耕还林、沼气推广等落实到林区各家各户,甚至没有条件的也要积极争取创造条件,在这过程中,林场应该起到桥梁的作用,这是使事情进入良性循环的桥梁。  最后,回收被占林地,当要稳妥慎重,明晰主权,依法回收。一是慎重对待争议地,稳

8、妥处理农林关系,最在限度地争取合解,争取共赢。要与群众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即退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