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论文

试论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论文

ID:2566382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试论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论文_第1页
试论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论文_第2页
试论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论文_第3页
试论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安全计划行为理论行人交通违规行为论文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了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动因。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影响,构建了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研究表明,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低危险的,40.2%的人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在主观规范上,大部分的受访者认识到违规行为是不应该的.freelc)构成,即表3为主观规范调查表。结果显示,对受访

2、者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有65.0%不赞同受访者行使违规行为,而也有56.2%的受访者会顺从或是认同这些重要个人或团体的意见。两个问项平均值也在中间值4以下,也就代表了受访者认为在大部分的社会规范中,行使违规行为会被认为是不应该的。表4为规范信念与顺从动机指标统计表。从规范信念来看,除了朋友(同学)以外的重要个人或团体,皆不认同行人违规行为,其中交通罚责、警察、学校教育(老师)、父母最不能认同。从顺从动机来看,受访者愿意顺从警察与交通罚责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父母和男女朋友。有趣的是,虽然朋友(同学)较

3、不会约束违规行为的发生,但受访者对于是否要从事违规行为,还是会听从朋友的意见(4.56),其比例甚至高于学校教育(4.48)。1.3认知行为控制由控制信念(cb)与知觉强度(PP)构成,即表5为认知行为控制调查表。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80.8%,67.2%的人认为自身很容易与很可能会从事违规行为,有45.0%认为促使其行使违规行为的因素很多,但是有56%的受访者表示控制自己不违规是不困难的,说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的。表6为控制信念与知觉强度指标结果。由控制信念指标平均值来说

4、,非常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为了赶时间(5.89)、附近无来车(5.68)、停等红灯时间太长(5.39)、其他行人违规(4.66)、自己情绪不佳(4.43)。而非常不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附近有警察(2.01)、伴随孩童同行(2.56)、自身行动缓慢(2.82)、光线昏暗(3.10)、车流量相当高(3.21)、道路湿滑(3.25)、下雨(3.35)。由知觉强度指标的平均值看,对违规行为有促进性或阻碍性的控制信念,其对受访者的影响也是呈现相当高的状态。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附近有警察(5.75)、

5、为了赶时间(5.48)、附近无来车(4.98),.freelOS等软件求出各个参数。2.2模式计算及其结果分析通过LISREL软件计算上述参数,按照潜在变量的组成信度、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估计参数的显着水平、卡方自由度比等评估指标对模型进行验证。经过计算和模型的逐步验证,最后得到的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如图2。其中AB2,PBC2,PBC3,vb3,vb6,vb7几项的残差值较大,对模型的解释能力弱,予以去除。由图2得到下列结论:(1态度、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着显着影响且为正相关;(2)主

6、观规范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显着影响但为负相关;(3)违规行为意向对行人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着影响且为正相关;(4)认知行为控制不仅能影响违规行为意向,也对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着影响且为正相关。从结构模式可以发现,认知行为控制为影响违规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子,其路径系数为0.60,态度影响力仅为0.16,主观规范对于违规行为意向上为负相关,也就是主观规范是唯一能制约行为降低其违规意向的价值观。3结论(1)加强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大力营造“守法光荣

7、、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提倡良好的交通文化,改善群众对违规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2)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管理。长期以来,交通管理部门对行人交通违法的查纠和处罚都失之过宽,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问卷调查显示,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处罚力度能够显着提高行人的认知行为控制。(3)以人为本的交通设计。如针对南方与北方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人的生活习惯等不同,研究信号交叉、无信号交叉、环形交叉、路段人行横道和自由过街等不同过街条件下的行人过街速度,制定适

8、宜的行人过街信号时长。(4)完善行人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管理。调查显示,行人违规的重要原因是方便、省时间。因此要完善行人安全设施,同时考虑系统规划与网络规划,不仅注重局部节点如行人道、行人天桥的设计,还要考虑行人交通的连贯性、与周围建筑功能的协调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