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论文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论文

ID:2566635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论文_第1页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论文_第2页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论文_第3页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论文_第4页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论文【摘要】目的建立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珍菊降压片中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的含量。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53cm,有效柱长45cm),以20mmol/L硼砂-5mmol/L磷酸二氢钠(pH9.0)为运行缓冲液,检测波长210nm,温度20℃。结果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分别在2.25~40.50,0.45~8.10,0.27~4.86,2.70~48.60,2.70~48.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freell溶液,

2、浓度分别为0.25,0.05,0.03,0.30mg/ml和0.30mg/ml。4℃冰箱储存,使用前稀释为不同浓度的工作溶液。2.2供试品溶液制备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2片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20ml/次,超声提取3次,20min/次,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50%甲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进样前按要求稀释并用0.45μm滤膜滤过。2.3电泳操作条件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53cm,有效长度45cm),运行缓冲液为20mmol/L硼砂-5mmol/L磷

3、酸二氢钠(pH9.0),重力进样10s(高度10cm),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10nm,温度20℃。毛细管使用前用0.10mol/LNaOH、水、0.10mol/LHCl各清洗10min进行活化,每次运行间用水、缓冲溶液各冲洗5min。为了保证重复性,缓冲溶液每运行3次后进行更换。在此条件下,珍菊降压片的电泳谱图如图1~2。1.盐酸可乐定2.绿原酸1.盐酸可乐定2.绿原酸3.氢氯噻嗪4.木犀草素3.氢氯噻嗪4.木犀草素5.芸香苷5.芸香苷图1标准溶液的毛细管电泳图谱图2样品溶液的毛细管电泳图谱2.4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芸香苷、

4、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对照品溶液各4.5ml于25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标准混合液。再分别精密吸取该标准混合液0.5,2.0,3.5,5.0,7.0,9.0ml各置于10ml量瓶中,.freell)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表15种分析物的线性关系2.5精密度测定精密吸取“2.4”项下标准混合液3.0ml于1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重复进样6次,测得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峰面积的RSD分别是2.45%,3.16%,3.86%,2.08%,1.97%。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5、2.6重复性测定精密称量同一批号的珍菊降压片,按“2.8”项下测定6次,测得样品中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含量的RSD分别是1.46%,3.52%,3.65%,2.36%,1.83%。结果表明重复性良好。2.7加样回收率的测定精密称取已测知含量的珍菊降压片适量3份,分别精密加入“2.4”项下标准混合液2.0,4.0,6.0ml,按“2.8”项下操作。测得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99.6%,100.9%,101.2%,103.2%;RSD分别为3.57%,2.52%,

6、3.18%,2.60%,2.53%(n=5)。2.8样品测定按“2.2”项下制备3个批号样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2.0ml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并用0.45μm滤膜过滤。进样并记录电泳图,按工作曲线计算样品中5组分含量。结果见表2。表2样品含量测定结果mg样品批号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06012523.60.2650.1246.518.7206041625.20.1920.0895.259.6307012824.50.2260.1034.686.59为每片中含量3讨论3.1工作波长和缓冲体系的选择经分光光度计扫描

7、,并考虑到各组分的检测灵敏度和主要有效成分测定的准确性,选择210nm作为检测波长。分别比较了硼砂、磷酸盐、硼酸等缓冲液,结果发现,硼砂作为电泳介质基线平稳,磷酸二氢钠作介质分析时间短,但浓度太大时基线不好。因此,本实验选择硼砂和5mmol/L磷酸二氢钠的混合溶液作为电泳缓冲体系。3.2缓冲溶液的酸度和硼酸浓度对分离的影响本文考察了缓冲溶液的酸度在pH8~10和硼砂浓度在10~40mmol/L范围内对分离的影响。pH<8.5时,盐酸可乐定和绿原酸不能基线分离,当pH>9.0时,芸香苷有严重拖尾;随着硼砂溶液浓度增加,分析物的迁移时间增加

8、,但分离度没有明显提高,却增加焦耳热效应,造成基线噪音增加。综合考虑,本文选择pH=9.0,浓度为20mmol/L的硼砂溶液。3.3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的影响本实验考察了电压在10~23kV内、进样时间在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