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

ID:25697785

大小:5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2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_第1页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_第2页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_第3页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_第4页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内容提要郑和率领的七下西洋壮举,拉开了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民族面向海洋,探索海洋,不断谱写了海洋文化的新篇章。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海洋活动的巍巍丰碑,又是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关键词郑和范金民,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210093郑和率领的七下西洋壮举,拉开了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民族面向海洋,探索海洋,不断谱写了海洋文化的新篇章。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海洋活动的巍

2、巍丰碑,又是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就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而言,实质上是15世纪中华民族向海洋的一次大进军。诚如金叔平、吴志良所言:“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早期全球化的尝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郑和下西洋以后,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航海探险,哥伦布的美洲冒险,达伽马的绕过好望角,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前后继起,影响日益深远。而所有这一切带来历史新纪元的世界大航海活动,正是由郑和下西洋肇始其端的。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船队,遥远的航程,精湛的航海技术,出色的组织水平,有效的后勤保障,完善的港口设施,珍贵的航海结晶《郑和航海图》等

3、,都体现了郑和下西洋对世界航海事业和海洋文化的贡献,也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特别是中国与阿拉伯航海技术的交流。要作大洋万里远航,必须熟悉了解所经海道、海岛、山川水势、水文气象、东西洋水域分布和环境条件。为此,早在出发前的几年中,郑和就对东南沿海海道多次测量,积累航海技术,广泛征集海图和各种航海资料。《顺风相送·序》载:“永乐元年,奉差前往西洋等国开诏,累次较正针路,牵星图样,海屿水势山形,图画一本,山为微薄。务要取选能谙针深浅更筹,能观牵星山屿,探打水色浅深之人在船。深要宜用心,反覆仔细推详,莫作泛常,必不误也。”[2]这段文字,似是明廷旨令出使西洋

4、者预先做好航海事务的准备工作。据《海底簿》记载:“永乐元年,奉旨差官郑和、李兴、杨敏等,出使异域,前往东西洋等处。一开谕后,下文索图,星槎、山峡、海屿与水势,图为一书。务要选取山形水势,日夜不致误也。”[3]又据《宁波温州平阳石矿流水表》记载:“永乐元年,奉旨差官郑和、李恺、杨敏等,出使异域,弓往东西二洋等处,开输贡累累,较正牵星图样,海岛、山屿、水势图画一本,务要选取能识山形水势,日夜无歧误也。”[4]可见屡次校正牵星图样,测量海岛山屿水势,绘成航海图录的就是大规模下西洋的郑和等人。诚然,诚如金国平、吴志良所说,“从唐到明,中国人对南部非洲的认

5、知未超过‘昆仑层期国’。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不同的认知过程。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阿拉伯人一直控制着东西海上贸易”;“唐、宋与东非的联系显然是通过阿拉伯世界的转接”;“从阿拉伯人和中国人在西印度洋航行终极点的一致及阿拉伯人早期开发东非海岸的事实来看,我们应该承认:郑和船队是举世壮举,但不是发现,原因是他并未开辟新航路,只是循着阿拉伯人的足迹,亲自核实了唐、宋以来对东非的认识”[5]。由郑和下西洋开启的世界大航海活动,是由西方航海家竟其绪的。尽管如此,郑和下西洋第一次连续性地直接贯通了中国经南海、印度洋、红海直至非洲东岸的航线,结束了前此中国与非洲之间的

6、联系由阿拉伯人中转的航海历史。郑和七次下西洋,将中华文明远播南亚、东非、波斯湾、太平洋、印度洋,又输入各种植物、动物、药物、生产原料等,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增进了明代中国对国外的了解,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谱写了崭新的篇章,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对外关系全副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朱棣屡屡发布诏旨,宣布遵循其父行之有效的外交政策,但更为积极主动,不断拓宽对外友好的大门,将中外友好关系推向了新阶段。设市舶司“以通夷情”,“造巨舰以通海外诸国”,正反映出明成祖要了解外国、通好他国的迫切愿望和有力措施。诚

7、如巩珍所言,是“扩往圣之鸿规”。当是时,无论东西,无论东南还是西北,无论海上还是陆上,都有前后相继的明朝使者在活动,所谓“北穷沙漠,南极冥海,东西抵日出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6]。可以说,派遣大批使者四出活动,是明成祖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面。《明史》就言,“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7]。仅侯显一人,就曾五次出使西番,其中有一次出使后,随即有17国使臣一起来朝的盛况。郑和下西洋,就是明成祖加强对外联系、提高国际声望的大手笔。郑和及其随员七下西洋,“赍诏往谕”,不厌其烦地

8、告诉西洋各国,中国已咸与维新;天朝地土辽阔,百物富庶,人口众多,风俗淳美,礼仪详备;大明皇帝英明无比,臣民称颂;各国要敬顺天道,抚辑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