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ID:25708830

大小:6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2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_第1页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_第2页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_第3页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_第4页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内容提要】文章论述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全面回顾了国外和国内中国近代城市问题研究的状况,介绍了有关著作的主要内容。.L.编辑。【正文】一、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特别到了近现代,城市化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研究城市发展已成为研究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的关注点。城市已不仅是一张线形图或平面图,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立体的社会,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和创造基地。同时,城市种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的产生也愈来愈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认为,开拓城市史和城市发展问题的

2、探究,无疑对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学科建设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国际上学者包括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从60~70年代以来对城市包括城市史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城市发展问题开展研究起步较迟,可以说只有十多年的时间。正是在这个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于我国史学界思想解放和学术发展的要求,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呼唤,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地学者纷纷投入一个新的城市史研究热潮。1949年底中国只有建制城市69个,全国城镇人口5765万,城镇人口是全国人口总数的10.6%。据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字,1996年底全国已有城市666个。这个数

3、字是1949年数字的约10倍。确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愈来愈加速发展,估计1997年底中国建制城市已达700个左右,城市总人口已达5.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3%,比1990年的30%高出13个百分点,比1985年的21%高出22个百分点。如此引人注目的城市化进程,当然引起了不少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包括历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城市化常被看作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可以说是与城市化同步的。中国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和近现代化进程也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在近代中国,上海首先倔起为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在本世纪20、30年代被誉为远东第一大都会,其他沿海地区

4、以及长江沿江地区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化发展。1949年以后,国家政策谋求城市与农村、沿海沿江与广大内地的均衡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势头有所削弱,城市功能退化,作用下降。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沿江城市再次崛起。目前沿海沿江城市在市场发育过程中的先导地位,同它们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占据的地位十分相似。上海学者深深感到开展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其现实意义十分明确,就是通过有意识地探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历史,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提供可借鉴的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二、国外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60年代前,一些西方学者受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影响对中国近代城市够不够城市标准

5、,抱否定态度。韦伯根据西方.L.编辑。  澳大利亚学者马丁的《上海青帮》(注:马丁(BrianG.Martin):《上海青帮》(TheShanghaiGreenGang,Politicsand OrganizedCrime,1919~193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社1996年版。)在广泛搜集和利用中、法、日等国有关档案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1919~1937年间青帮在上海的活动。本书特别研究了青帮的活跃与民国时期上海特殊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法租界社会管理的特点与青帮活动的关系,青帮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租界及华界当局等多方面政治力量的关系。马丁认为,青帮之所以在上海有那么大的势力是因

6、为华界与租界在政治系统上的巨大差异,一个是正在进行现代化的、民族主义的政权,一个是殖民主义政权的变种;一个是法制薄弱、政治不稳定、权力受到限制,一个则相对安全、公共秩序较好;这就为帮会活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青帮便成了他们可以利用的对象。  德国海德堡大学瓦格纳教授以前以研究《老子》的王弼注而驰誊于世,最近几年研究兴趣转入上海城市史,对近代上海传播媒介与社会大众的关系着力尤多。他系统地研究了《申报》的早期历史,研究了英国人美查对《申报》的经营方针和《申报》的内容,分析了《申报》的读者、《申报》在清末的影响,而且查阅了美查在英国的档案,有很多新的重要发现。  此外,法国安克强、德国叶凯蒂、美

7、国贺萧对上海妓女史的研究,对妓女与文人关系的研究,在方法上很有启发意义。他们认为,妓女是被别人记录、描述很多而没有自我声音的群众。通过研究对妓女描述的时代背景、都市社会特点等,可以对这一问题有一新的理解。他们认为在晚清,“妓女”本是一个中性词汇,到1920年代,才被作为社会问题的一个类别,在不同时代,妓女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近代城市的劳工问题也是美国史学家关注的另一个热点,研究成果也很突出。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哈佛大学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