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

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

ID:25720424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_第1页
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_第2页
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_第3页
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_第4页
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任何一个时代,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理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暑期全市新教育实验工作推进会上许新海局长吹响了“以新教育来统领未来海门教育持续发展”的前进号角!今天,新教育在海门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审视过去,朝向未来,瞄准质量,抓住“课程”和“课堂”这两个核心项目,向着更高、更强、更远的目标,努力探寻理想课堂新的“突破口”,争当教育改革的“急先锋”。理想课堂的原有现状几年来,从有效课堂到阳光课堂再到魅力课堂,我们对理想课堂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1.常态课堂真实而高效我们一直倡导真实备课。老师们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

2、,根据班级实际和个人教学风格,对原有集体备课资源进行调整与开发,求真、求实、求效,成了我们共同的追求。每学期开学,各个行政都去听常态课,即时观察、随机了解、短暂交流,对一门学科、一位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跟踪和分析。每学期的“课堂教学研究月”中,全校教师进行“同课异构”下的常态赛课。一次次诊断,一次次练兵,我们向40分钟要质量,常态课的效益不断显现,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在市局质量调研中佳绩频传。2.资源建设丰富而完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是我校优良传统。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建立的教学资源库日益丰富,更加优质,成为我们的“传家宝

3、”。以语文学科为例,常规的教学资源有:计划备课与课件、周末乐园、单元练习、归类复习、综合练习等。三至六年级更有每篇课文的精读训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等资源。每学期举行“资源建设”分享会,从而进一步完善资源库,让优质资源为理想课堂注入活力。3.学程导航入模更入心从08年推进“学程导航·活力课堂”以来,我们不断健全学程导航研究网络,着力进行预习、学程单与导学单、分层作业的专题研究。通过校长放样示范,校本教研推进,在观课、研课中夯实了有效教学基本框架,学程导航的基本模式得以确立,“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教互动”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预习成为学生的习

4、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得到保证,教师讲课的时间得到限定,当堂练习成为常态,课堂生态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基本确认。4.作业革命轻负而高质从关爱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出发,我们制定了《“作业革命”实施方案》,成立了“作业革命工作室”,掀起了“作业革命”高潮。作业设计围绕“高度”、“梯度”、“广度”三维度;作业布置坚持“少、精、简”;作业批改做到“三有三必”。家庭作业布置实行日审批制,教导处定期检查。一场革命,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真正做到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四年来,在追求理想课堂的路上,我们取得了

5、一些成绩,承办了省级课堂教学观摩活动2次,市级7次,县级8次;共开设省、市、县、校级公开课400多节;在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竞赛中,4人获省级奖,6人获南通市一等奖,14人获海门市特等奖和一等奖。当然,我们的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1.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有待提高我们的小组合作往往忘记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充分自主学习的合作学习效益是不高的;学生间的合作也不够主动,参与度不均衡,展示的学生没有能综合整个小组的意见,优生占据了发言的主动权,中间和后进的学生需要更多发言锻炼的机会。2.展示导学的互动性有待加强在课堂里,有时会看到:汇报小组唱独角戏

6、,其它小组成看客;汇报小组汇报展示结束,班级思维处于“冷冻”状态。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在于“展示导学”时组与组之间、教师与小组之间没有能很好地进行互动。交流展示局限于单边交流,没有实现多边地、立体地、交叉地交流。3.学程单的针对性有待提升在学程单的设计中要更多地采用点拨的方式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学习的成果要有明显的提示,让学程单真正成为学生隐形的老师。理想课堂的理性思考从孔子的“愤悱启发”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到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几乎所有教育学

7、者都试图破解课堂教学的奥秘,并为此贡献了许多知识与智慧。但朱永新认为,“大部分一线教师仍然没有找到‘芝麻开门’的方法。”为了寻找到“理想课堂”,新教育人开始了研究:2002年,理想课堂的“六度”正式提出;2004年,“构筑理想课堂”成为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有效课堂”、“课堂的多元文化理解”和“风格与个性化课堂”的研究目标确立;2008年,有效课堂的框架正式在学校进行田野探索,并锤炼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朱永新描述的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到

8、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事实上,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缺乏一个公认的课堂结构,一个可以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