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ID:25743210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第1页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第2页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第3页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毕业摘要: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本文针对学校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和审美教育,从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关键词: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评价能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直接触动人的情感中枢,震撼人的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音乐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毕业,并将这种审美情感

2、转化为理性认识,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一、把握歌曲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歌曲是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有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歌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歌唱中提高演唱水平,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唱《接过雷锋的枪》

3、时,先把雷锋的身世和主要事迹讲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明白毛主席为什么要亲自给雷锋题词、为什么要学习他做颗螺丝钉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种思想品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尤为可贵。在教唱革命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在松花江上》时,可通过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来激起学生的无比义愤,使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紧迫感,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在教唱《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时,可结合现实讲解歌词,让学生感受到

4、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而教唱叙事歌曲《军民大生产》、《读书郎》、《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二、深入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学校音乐教学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例如歌曲《游击队歌》,它以鲜明的节奏、轻快流畅的

5、曲调,刻画出处在艰苦环境中的敌后游击战士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自豪感,通过让学生欣赏,可激发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又如《长江之歌》,它气势磅礴,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壮景,同时也倾诉着祖国的变迁。欣赏时,在介绍了作品的背景及词曲作者之后,然后视听并举,利用电视系列片的录像带,让学生欣赏《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画面,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更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再如贺绿汀的钢琴

6、独奏曲《牧童短笛》,那悠扬的琴声,会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到牧童的乐趣。作品那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人的乡土气息,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使学生联想到平静的江水、皎洁的明月等鲜明如画的音乐形象;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可使学生产生愉快、兴奋、痛苦、哀伤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摇篮曲》、《鳟鱼》等名曲,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愉悦心情。三、鉴赏音乐作品,提高评价能力。古往今来,在音乐作品中,总是真善美与假

7、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因此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前些年,社会上流行的低浅音乐、低级趣味较浓的流行音乐,使学生误以为这是“音乐艺术的时代性”,而那些优美的、艺术性高的抒情歌曲在学生看来总是平淡无味,深入不进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格情操、净化学生的思想感情,关键是要使学生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掌握分辨是非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师结合音乐作品,分析它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分辨出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深入地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表

8、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总之,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只有这样,音乐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育人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