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

ID:2579439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_第1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_第2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_第3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_第4页
资源描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革命:融合通信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人们沟通需求的方式日新月异。从传统的电报、传呼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到互联網时代的IM、E-mail、SNS、IP语音,沟通方式日趋便利和多样。随着移动互联網时代的到来,以融合通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網沟通方式长江后浪推前浪,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经济的社交沟通体验,引领了新一轮沟通革命。  1 互联網沟通代替传统通信是大势所趋  随着、E-mail、在线游戏、SNS等互联網交流方式逐渐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的沟通需求进一步释放;而电信运营商的传统通信业务不断被替代,电信运营商面临沦为管道的风险。

2、  中国用户互联網沟通的市场从2005年至2010年增长了3.5倍(如图1所示),以E-mail、SNS、IM、在线游戏等为代表的互联網沟通工具所占份额由28.3%增加到57.2%。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和短信为基石的传统电信业务所占比例由71.7%下降到42.8%,其中,固定电话的绝对量(话务量)、相对量(份额)下滑严重,移动电话的绝对量上升、相对量下滑,短信的绝对量上升、相对量下滑,移动电话、短信均已经过了拐点。  本文由.L仍是渗透率较高的应用,具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及极高的用户黏性,能够满足用户在移动互联網时代随时随地的沟通需求(如图2所示)。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1年第2季度国内移

3、动lM市场累计账户数达到5.23亿,环比增长6.25%,增长幅度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高位;预计未来移动IM活跃账户数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如图3所示)。  当前,市场上的主流移动IM产品仍然是传统桌面IM的手机版,包括手机QQ、手机MSN、手机飞信等。这类产品主要用于补充PC桌面产品,在手机桌面上的用户体验不佳,尚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社交沟通需求,如多媒体沟通、通讯录管理、LBS等。  基于通讯录的沟通类移动互联網应用横空出世,能更好地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沟通需求,将成为移动互联網杀手级应用、移动互联網时代的主流沟通方式。  3 融合通信:移动互联網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融合通信是传统通信与IT、互联網

4、三大领域逐步发展、自然融合的结果,是基于IP系统和统一平台、跨终端、跨平台的新型综合信息服务业务。融合通信的兴起,极大地释放了人们的沟通需求。随着无线網络的发展与普及,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基于手机通讯录的沟通类移动互联網应用(移动IM、移动VOIP等),成为融合通信领域的市场热点。  基于通讯录的移动互联網应用满足的仍然是沟通需求,是新型的互联網通信服务,其替代语音、短信、彩信等传统通信业务的趋势愈演愈烈。此类业务通过3G、o理念(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  融合通信业务是移动互联網时代的战略性基础能力。融合通信业务提供商可以:  (1)整合用户的各类社交关系。加

5、载手机通讯录中的实体社交关系、导入互联網虚拟社交关系,形成对用户社交关系的全覆盖。  (2)控制移动互联網入口。在全面整合用户社交关系的基础上,提高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并顺势调用或加载其他业务,从而控制用户的入口。  IT与互联網企业、电信运营商等纷纷进军融合通信领域。  (1)IT与互联網企业:引领融合通信市场革命和创新,众多企业蜂拥进入,短时间内产品频现。典型产品包括:KIK、Viber、GoogleVoice、TalkBox、iMessage及米聊、微信、口信等。  (2)电信运营商:积极应对互联網通信的挑战,竞相推出融合通信产品,全力抢夺移动互联網的主导权。典型产品包括:ATTMess

6、ages、中国电信的翼聊、中国联通的沃友及中国移动的飞聊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