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证书”制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ID:25838767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3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_第1页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_第2页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_第3页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_第4页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双证书”制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摘要】以“校、企、鉴”三合一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建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可以充分调动企业、行业、社会的积极性,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行业、社会的有效互动。这种模式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完善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及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双证书公共实训基地    一、研究背景    (一)形势描述  199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2002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中,要求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主体专业,在学生毕业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颁布,为我国高职“双证书“教育的开展做了准备。  (二)研究宗旨  传统的实训基地,主要是为校内教学服务,不对外,在运作形式上较为单一,不适合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需要改变原有的实训基地

3、的模式和功能。目前,已经建立的公共实训基地多是政府组织、依托行业,极少依托高职院校,本文的研究宗旨在于探讨如何通过政府、社会、行业、高校共同协作,综合各方面资源优势,发挥高校作用,共建公共实训基地,服务于高校、社会、行业。    二、“双证书”下的“校、企、鉴”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模式  我们认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需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可采用的模式是:政府指导,依托高校,相关企业和科研部门参与,用于满足职业教学、职业培训、生产、技术研究、职业技能鉴定的公共实训基地,即“校、企、鉴”三合一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  “校、企、鉴”三合一的新型公共实训基地模式与

4、原有的实训基地相比有四大改变:第一,在运作手段上,由传统的仅服务校内教学的模式改变为对实训的专业化运作;第二,在服务对象上,由面向本校服务改变为面向全社会服务,由面向校内学生服务改变为面向各类对象服务;第三,在经费投入上,由机构收费改变为公共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资,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也可运用金融贷款、吸纳民间资金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第四,在培训服务性质上,由培训营利性收费改变为公益服务。(二)功能  公共实训基地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实训功能。基地可满足本地区相关专业的实训需求,避免重复建设,为学生提供模拟、仿

5、真乃至真实的专业实习、实训环境。保证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教学计划,在数量和人才规格方面满足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第二,行业培训功能。基地除面向高、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实施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可面向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提高、转岗培训,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培训基地还要有对各专业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技工学校教师培训,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等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各类综合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教学实践训练的功能。第三,产学研功能。基地应具有大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在培养人才同时,向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咨

6、询服务。企业新的管理方法可在基地进行试验、改进、推广,降低企业决策风险,节约企业成本,也增强了教学的现实性。第四,市场服务及工学结合功能。公共实训基地,面向市场开放,形成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为学生提供全真式实训。通过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一定贡献。而且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帮助部分贫困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第五,职业资格鉴定功能。凡是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在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既实现高等职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目标,又实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化建设对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构相适应,使中、高等职业教育相

7、互协调、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共同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目标。    三、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案例研究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由政府引导,形成由政府、企业、学院共建、共享的全真旅游职业实训模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目标,争取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建成立足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及行业,服务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集导游训练、酒店实务操作训练、娱乐服务训练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旅游公共实训基地,并使之成为我省具有旅游高职特色的示范性实践

8、教学基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