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与儿童发热管理

婴儿与儿童发热管理

ID:25851713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婴儿与儿童发热管理_第1页
婴儿与儿童发热管理_第2页
婴儿与儿童发热管理_第3页
婴儿与儿童发热管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婴儿与儿童发热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婴儿与儿童发热管理发热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一般认为腋下体温>37.4℃、直肠体温>37.8℃就是发热了。根据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以腋温为标准﹚低热≤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发热持续1周左右为急性发热,发热病程>2周为长期发热。1诊断1.1了解发热的病史1.1.1小儿热性疾病中,大多为病毒感染﹙占60%﹚,病程常自限过程,患儿一般预后良好。但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肠炎则病情较重,而变异的新型病毒如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肠炎、手足口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伤害,病情危重。1.1.2关注机体状态

2、和伴随疾病,小儿免役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时易发生细菌感染、严重感染或条件致病菌感染。1.2了解发热的性质与原因1.2.1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病原引起的全身或局灶性感染,如败血症、颅内感染、泌尿系感染、肺炎、胃肠炎等。1.2.2非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及风湿性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苍、川崎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环境温度过高或散热障碍∶中暑、暑热症、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族性无汗无痛症、鱼麟病等。1.2.3其它,急性中毒、代谢性疾病、颅脑外伤后体温调节异常、感染后低热综合征等。1.3体温测量方法1.3.1口温: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舌下热窝是口腔中温度

3、最高的部位﹚,嘱患儿紧闭嘴唇,用鼻呼吸,勿咬体温表,测量时间为3分钟。1.3.2腋温: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儿腋窝处,擦干汗液,体温计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10分钟。1.3.3肛温:患儿侧卧、俯卧、屈膝仰卧位,暴露测温部位,润滑肛表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婴幼儿可取仰卧位,护士一手握住患儿双踝,提起双腿,另一手将已润滑的肛表插入肛门(婴儿1.25cm,幼儿2.5cm),并握住肛表用手掌根部和手指将双臀轻轻捏拢固定,时间为3分钟。然后取出体温计,用消毒纱布擦拭、读数、记录体温。2治疗发热不及时处理,易引起高热惊厥,损伤相关器官功能,将给小儿身体带来损害,一般当小儿腋温>38℃即可采用安全有效

4、的退热处理,腋温>38.5℃时可给予退热剂治疗。2.1物理降温低热时可给予脱衣散被、多饮温水等,中热时可给予以下物理降温。2.1.1温水洗浴:水温在37℃左右,通过刺激被动扩张,促进散热。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以助散热。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患儿包好。2.1.2乙醇擦浴: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乙醇擦浴。乙醇一般以30%-35%为宜。用纱布或毛巾浸蘸乙醇之后,有规律擦拭。2.1.3头部冷敷:将毛巾用凉水或将冰袋敷在患儿前额,每5-10分钟更换一次。2.2药物降温高热、超高热或物理降温无效时可给予药物降温,药物通过抑制下丘脑中枢的前列腺合成酶,使前列腺素E的合成和释放

5、减少而发挥退热作用。3护理及健康教育3.1发热时应给患儿减少衣服、少盖被子,以利散热,不可多加衣被,以为捂出一身汗就会退热,这样可能导致高热不退,甚至惊厥。3.2护士在护理操作前后应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取得家属同意及主动配合。测量体温前,应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测量体温后准确记录每次的体温,并绘制体温单。3.3发热会引起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流失,这些成分会随着汗液排出。所以,小儿发热期间,饮食的护理十分重要。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等。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

6、改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粥、鸡蛋羹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3.4向家属讲解发热的特点,如发热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体征,而大部分的发热是机体对自身所遭受的病理损伤的保护性反应,疾病的恢复需要一定的过程,发热会出现反复,在一般情况下,中热以下的发热对小儿的脑细胞没有直接的损害,只要处理得当,发热对小孩的智力、生长发育没有影响等,以此安抚家长紧张焦虑的情绪。(责任编辑:编辑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