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

ID:25863574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_第1页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_第2页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_第3页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徐欢河北省保定市儿童医院071051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儿科经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机械通气48h后撤机失败的人数并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结果:木次实验中撤机失败的患儿13例,失败率为8.67%,导致撤机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患儿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论:P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需要医牛.全面评估其自主呼吸能力,对于撤机困

2、难或者撤机失败的患者应该立即查明原因,然后开启智能通气模式让患者的呼吸逐渐趋于平稳。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儿科患者;撤机失败机械通气(MV)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釆用MV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增加救治的成功率[1-2]。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肺损伤等,所以一旦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就应该及时撤机处理,避免发生不良后果。木文就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中撤机失败的因素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次实验对象均是我院重

3、症监护室收治且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50例患儿,其中男孩104例,女孩46例,年龄分布在2个月-7岁之间(≤6个月77例,〉6个月的73例),平均年龄为(2.3±0.5)岁;原发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27例,小儿肺炎患者47例,呼吸系统疾病30例,消化系统疾病18例,祌经系统疾病12例,意外伤害4例,其他类疾病12例。1.2方法1.2.1撤机程序患者的原发性疾病明显好转,自主呼吸基本恢复,各项生命体征表现非常稳定;将呼吸机手动调节到过渡通气模式,呼吸机频率在10-15次/min,患

4、者的吸氧体积分数小于40%,呼吸末正压0.2kpa以下等条件下患者的氧气供给良好,患者的原发性疾病明显好转、吞咽功能基本恢复,ii没有气促的情况发生,予以撤机处理。1.2.2撤机失败的判断标准呼吸机撤离之后患儿的呼吸功能不全,需采用肺部物理治疗、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治疗,原发性疾病针对性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在撤机后2d内患者自主呼吸无法满足自身生理需求II需要再行通气治疗的患者均视为撤机失败[3】。1.3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

5、示用X2进行检验,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果2.1撤机失败的情况本次实验中撤机失败人数为13例,所占比例为8.67%,病情情况: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炎患儿3例,先心病术后并发神经肌肉疾病1例,先心病合并呼吸道狭窄患者3例,撤机后肺部感染5例,呼吸肌肉疲劳患者1例。实验中撤机失败患者9例行无创通气5例成功,无创通气平均吋间为(23.5±10.4)h,4例患者再行机械通气治疗,平均吋间间隔为(20.7±11.3)h;另4例患者

6、由于神经肌肉等原发病的原因导致撤机失败,因此行气管切开外接呼吸机,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2.2撤机失败的因素分析本次实验分别对患儿年龄、性别、撤机前机械通气吋间、总机械通气吋间和总住院吋间等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患儿的年龄、撤机前MV时间、总共的机械通气吋间、住院吋间对于撤机是否成功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详见表1所示。表1影响患儿撤机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n,±]3、讨论儿科重症患者的呼吸机撤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多数儿科人夫都是依据常年的临床经验、患者的气体交换指标作为参考数据

7、进行撤机,然而撤机失败的情况始终无法规避。为了研究影响撤机失败的原因,诸多研究者们分别证实了原发性疾病、基础疾病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探讨其他的危险因素本次实验分别从其他单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导致撤机失败的因素主要奋患者的年龄、撤机前机械通气的吋间、机械通气的总吋间、住院吋间等相关。分析发现年龄小于6个月的幼儿其声门下呼吸道非常狭小,呼吸道黏膜也相对更为柔嫩,所以遇到刺激就会发生炎症继而水肿等,如果没奋及吋的治疗会引发呼吸衰竭的情况;机械通气吋间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一般的应该尽可能的缩

8、短MV时间,由于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声门下水肿,从而造成撤机闲难的情况。实验研究发现住院吋间等冋样是造成撤机失败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导致撤机失败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本次实验撤机失败率为8.67%,而临床统计资料显示国内PICU患者撤机失败率在6%-17%之间,数据基本保持一致。综上所述,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造成撤机失败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撤机前MV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这对重症儿科患者今后的治疗具有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张晓丽.新生儿重症监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