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r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探讨

bpr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探讨

ID:25903592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bpr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探讨_第1页
bpr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探讨_第2页
bpr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探讨_第3页
bpr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探讨_第4页
bpr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bpr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BPR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探讨 摘要:BPR理论是信息革命条件下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它的出现与运用将突破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些弊端,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上得到完善和提高。文章将通过对BPR理论的解析和应用机制的分析来探讨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BPR理论;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创新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是当前我国企业改革及企业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完善、健全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有效的作用,理论界及实务界都作了种种有益探讨。BPR(B

2、nslnessProcessReengineedng,即企业流程再造)作为信息革命下的企业管理领域的创新,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理论与方法上带来了极大的突破,尤其是对我国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具有相当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BPR理论的渊潭和内涵    BPR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MichaelHammer博士于1990年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根本地重新思考和彻底地重新设计,再造新的业务流程,以求在速度、质量、成本和服务(即TOCS)等各项当代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其基本内涵是,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为出发点

3、,以价值增值流程(使顾客满意的业务)的再设计为中心,强调打破传统的职能部门界限,提倡组织改进、员工授权、顾客导向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以使企业能够动态适应竞争和环境变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BPR理论是信息革命带来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这种管理方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起了极大的强化作用。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传统的以分工为基础的组织理论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管理的需要。在企业内部,由于分工过于精细,企业管理层次过多,导致企业反应迟钝,业务流程支离破碎,造成企业内部信息沟通障碍,金字塔式

4、的组织结构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外部,企业面临的是日趋激烈的竞争,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以及瞬息万变的环境。总之,变化了的企业经营环境与传统经营模式之间的矛盾是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条件。BPR的具体操作程序是将本应属于同一流程的各个独立操作任务整合起来,将分割的业务流程按照新的思路加以改造,以追求更高的效率。图例说明如图1、图2示。      二、传统职能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弊端透析    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表述,迄今为止,理论界比较权威的是1992年美国COS0(mitteeOfSponsoringOrga-

5、nlzatlonOfTheTreadission)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及监督五个方面。  在我国,对内部控制表述比较权威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7年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称,内部控制为“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

6、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  这两种表述,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资产安全完整、经营活动有效。但是在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被划分为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内部控制只能从机构的设置、人员职责分工的相互牵制、权利的制约及信息的透明度等方面来考虑。其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尽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从信息的质量上看,由于管理的需要,各个部门会从不同的角度上报各种报表,结果是信息反复辅人,加工处理过程重复,耗时耗工,

7、信息传递效率低。同时各职能部门可能会出于私利隐瞒或延迟相关信息的呈报,从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这样既不利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以及企业最高层的决策,也无法保证企业拥有一个健全的信息和沟通系统。  其次,从资产的安全完整看,由于信息的相对失真和滞后及由此带来的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的经理层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超越内部控制甚至相互串通,进行所谓“内部人控制”,逃避了董事会对其进行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如他们可能会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进行种种舞弊行为,私吞公款、隐匿资产、账外设账等,从而造成国

8、有资产的流失及企业利润的虚增。  最后,从企业的绩效看,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各个管理部门可能会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在执行具体职能时,只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为部门的业绩努力,而不从全局考虑,从而忽视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